布谷鸟

2020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文化浸润,

发布时间:2023/6/14 23:07:13   

文化浸润,让乡村旅游充满“艺术范”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柳娜

随着疫情形势的缓解和逐步好转,遭受疫情重创的平凉旅游业日渐回暖。其中,乡村旅游成为大众出行的热门选择。不少人意识到,其实根本用不着买高价飞机票到全世界著名景区玩,不但奔波劳苦,还费力费钱,身边的乡村就有独特风景。无论是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等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还是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都可以尽情放飞自我,疗愈心情。

平凉乡村旅游的火热回暖并非一日之功。多年来,乡村旅游在不断探索、精心培育中逐步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新产品层出不穷,产业类型日渐丰富,多种模式应运而生,而艺术的介入更使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变成市民游客向往的“打卡”之地。

艺术植入田园

石桥村里“醉乡居”

乡村建筑是乡村的独特景观,承载了村落文化和时代烙印。石桥村在乡村建筑景观的升级方面,注重对乡村所承载的生态文化、村落文化的展现和传承。

石桥村,位于庄浪县韩店镇。一进村,就会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通村桥上风车随风转动,河边的湿地公园花木丛生,村内亭台错落、回廊曲折,几个老人正在树下含饴弄孙,布谷鸟的叫声从远处飘来,让人联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石桥村地处海拔多米的关山林缘区,气候高寒阴湿,年平均气温只有6.6摄氏度,苹果、花椒都不适宜种植,群众只能依靠传统农业生活。

五年前,全村户群众中有一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38户贫困户没有可持续增收的产业。

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脱贫,县、乡镇、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没少动脑筋。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在秦汉时,云崖寺就成为古丝绸之路陇阪古道的一条捷径,与云崖寺毗邻的石桥,顺理成章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旱码头。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迎送着南来北往的商旅驼队。有史料载,出使西域的汉使张骞之子张绵曾在石桥任亭驿官职,并在这里建立了驿站,后人称张棉驿(棉是绵同音字)。张棉驿一直是丝绸之路关陇道上的重要驿站。

现在城里人都愿意长途跋涉到乡村寻乐趣,看与钢筋水泥高楼建筑不一样的东西,乡村旅游因此成为炙手可热的产业。石桥村既有无限风光,又有文化沉淀,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旅游扶贫,成为石桥村摆脱贫困的破题之举。

借力脱贫攻坚,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部署下,石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农户住宅户,建成农村固定电影放映点、仿木桥、梯田大道生态大门、全彩电子显示屏、农特产品展销长廊、生态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创新旅游思维发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中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成以餐饮、住宿、民俗小吃一条街和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目前,建成住宅区、生态餐厅、游客服务中心和3座生态小木屋。

建成的景观无不植入艺术家的巧思。他们对乡土元素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艺术化利用,形成既具有乡村淳朴氛围又不失现代时尚气息的乡村景观。数百米的文化墙上镶嵌着陶罐青瓷,还有老旧的黑白电视、单卡录音机、老28自行车点缀其间,唤醒着每个人的童年记忆。民俗小吃一条街建筑古意盎然,呈现出别样的古风情韵,弥漫着家乡的味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乡土情结的人“常回家看看”。

石桥村里“醉乡居”,让人如梦似幻。

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带动石桥村和平凉一些传统村落逐步恢复活力,一些传统村落实现了产业复兴,许多传统村落成为旅游热点,增加了农民收入。像泾川王村镇刘家沟、城关镇凤凰村等地,通过保持自然风光和原汁原味的风貌,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就业,探索出了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好路子。

农耕文化体验

赵堡村里“乐乡趣”

乡村艺术化不仅是植入的,它更源于乡村,从乡村的山水、田园、文化、社会中自由生长,彰显出乡村的独特价值。

走进位于崆峒区柳湖镇赵堡村的市民菜园,目光所及之处皆充满了浓郁的乡野生趣,它诗意地将源于乡村的美好记忆与日臻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融为一体,在平凉市成功建造起一座属于每个人的乡间乐园。

这里每到周末就格外热闹,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在自家认领的菜园里地忙活着,空气中夹杂泥土的芳香,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在市民菜园,记者看到,西红柿、豆角、黄瓜、大葱、茄子等蔬菜正茁壮成长。菜园里,园主们除草、浇水、摘菜,舒缓压力的同时享受种植与收获的乐趣。

70岁的梁凤老人正在采摘成熟的西葫芦,她告诉记者,女儿孝顺,看她爱吃农村现摘的蔬菜,便给她认领了一片菜地,让她耕种,她种了七八样菜,交给菜园的人托管,每个周末来摘菜就行,不累,还可以享受一份劳作的乐趣。

乡村田园中的动物、植物、土地、农具等,都是重要的生活艺术构成元素。赵堡村的市民菜园实现了农业劳作和旅游乐趣的完美衔接,构建起了欢乐无穷的农业体验场所。

这个菜园占地近平米,是一片现代化的联栋温室。它是柳湖镇党委、政府按照全镇“两区一带”的总体规划,精心打造的集农事体验、休闲采摘、游览观赏于一体的产业示范项目。

赵堡村在市民菜园打造中,注重种养循环,并融入文化、艺术元素搞好创意设计,推行精耕细作,发展创意农业、精致农业,把农业产业建成田园景观系统,让美丽田园成为乡村独特的风景线。

守护古宅民居

高镇村里“品乡愁”

随着人们对传统村落认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空前。如今,包括高镇村在内的凋敝破败但承载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得到了精心呵护,不仅留住了“美丽乡愁”,更传承了文化基因,延续了历史文脉。

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华亭市安口镇高镇村,曾叫“窑头镇”。曾经的村民以窑为业,以窑为生,“窑头镇”的名号也因“窑”而演变而来。

走进高镇村,就仿佛打开了一个艺术画卷。

朝阳升起,洒向这里的每一座饱经沧桑的民居,每一条藏着故事的巷道。古村民居依山排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房子大多是平顶的,可以用来晾晒瓷坯,充满独特的韵味。陶瓷罐罐在这里随处可见,它们或被砌成院墙,或被他用,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遗存于世的座座古窑,傲立于古村,像一曲悠扬的古风情韵,诉说着这里曾经“窑”火不断的繁华。洒有碎瓷片的土路在一家一户的罐罐院墙的包裹中曲折蜿蜒,徜徉于此,仿佛走进了一个尘封久远的记忆。

这样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在国家层面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得以抢救性保护。

近年来,从政府到学界再到民间,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都在增强。

一个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传统村落是一种活态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更是我们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只有保护好传统村落,延续乡村的文化脉络,才能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怎样使传统村落不在急骤的时代转型期间被抛弃,也不被唯利是图的市场开发得面目全非,这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安口镇已与省建筑设计院签订了保护规划协议,将按照修旧如旧、还原历史、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高镇古村落进行提升发展,以留存的古窑为中心,打造小吃一条巷、客栈一条巷、民俗商贸一条巷,建造陶瓷文化历史展示基地、写生影视创作基地、陶艺制作基地、农事体验基地,实现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共赢。

传承精神谱系

孙家沟里“叙乡情”

在平凉,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建立了村落文化遗产档案,很多村落还挖掘整理了村史、村志、乡规、族训,将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写入村规民约,还兴建了传统文化活动场所,教育村民,感染和熏陶各地游客。

山川静好,日月轮回。多年来,静宁县深沟乡王堡村孙家沟,这闭塞而宁静的一方水土,因为文人辈出而远近闻名。

孙家沟含孙山、孙沟、崖湾三处。清末民初迁去西吉县数户,土改迁去新店乡大园子数户,数字不详。关于孙家沟的文献记载,现存资料可以上溯到三百年前的大清乾隆朝。

今年,孙家沟人集资修建村史馆,激活记忆,传承文化。

乡村的美不只是外在的,更是精神的。

走进古色古香的村史馆,一张墨痕微干的《耕读传家三百年》的文章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文章介绍了孙家沟村史沿革、村落文化、乡贤名人、特色成就,将村子的文化历史背景无声地在眼前铺陈开来。村史馆陈列的村史图片展牌,乡亲书画,续修的“孙氏世系图谱”,由孙想来编撰的《寺坪梁的喜怒哀乐》文集展示浓缩的乡村记忆和文化。

在乡村旅游的打造中,文旅人、新农人都在努力做这样一件事:处理好艺术与自然、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审美、艺术与时代等诸多关系,彰显出乡村价值。

“防止景观城市化,展示乡村的山水之美、田园之美、淳朴之美;防止文化断裂,保护和传承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记得住乡愁;防止千村一面,体现地域、产业、文化、生态等特色,各美其美;防止建设性破坏,规划先行,注重艺术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防止中看不中用,激活资源,变艺术为资本,发展美丽经济……”这是国家层面对乡村旅游提出的要求和期望。

艺术融入乡村,我们还需要做太多的功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9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