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乡土散文知了声声

发布时间:2024/12/22 16:50:46   

文/启明星

全文共字

在夏天的时候,不论东南西北,这个熟悉的声音,“知……”总会在耳畔响起。

它会在清晨响起(有时候是五点多),和着小鸟婉转的鸣叫声,但它的叫声又和小鸟不同,那是一种不会中断的曲曲又直直的声线。知了声声,陪伴了许多人的清晨,在人们听来,或许这像一天的开始,像是号角一般,响彻天空,催人奋进。

它会在夜间响起,有时候晚上下晚班了(甚至有时候是夜间十一点多),会听到它不停地鸣叫,声音细得像一条线,陪着人回家的匆匆脚步。

它的出现,总会让人有种熟悉的感觉,几乎是每到夏天都这样,几乎是从小时候就开始陪伴我们,基本上,在我们走到过的地方都是如此——北方的平原,西北的草原,西南的丛山,东南的沿海。

对于蝉鸣,国外也应该是这样的吧。记得当时在上学(小学还是初中,一时分辨不出来)的课本中,有专门讲蝉的一篇课文,是布丰(应该是法国的动植物学家)写的,普及了蝉的物种、物性以及对蝉的敬畏之心。

印象最深的是,蝉在变成蝉之前,需要在地底下孕育活动约四年的时光。这漫长的蜕变之后,便能生翼而飞。然而,它涅槃重生之后却仅有六个月的升华的生命。

自从学了那篇课文后,我对蝉的生命力的敬意油然而生,对于蝉趴在树上或飞到树梢不停地鸣叫多少有些理解或同情。毕竟这近四年之功,对生命的热烈渴望,绚丽的绽放之时都会让了解它的人某种程度上有种汗颜的感觉。

它的每年适时的出现还让人有种亲切的感觉,觉得它像自己一直以来的朋友。当然,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觉得这样的叫声刺耳和烦躁。

然而,蝉毕竟是蝉,它只是大自然的物种之一,在大多数人的童年里(北方人可能会多些),或许都会有捉蝉的经历。

那时候在故乡的夏天,随着四时的改变,童年里基本都有相应的玩乐。现在想来,倒也是随着季节变动,顺着自然的变化而改变。捉蝉几乎是每个夏天的必修课,尤其是雨后的黄昏,小孩子会去捉肉骨龙(蝉在化成蝉之前的一种蛹,各地的叫法不同)。一般是拿着手电筒在树的离地一米高左右的地方抓,当然有的会在树根或树较高的部分抓(用木棍把它向下扫下来),因为这肉骨龙会在傍晚的时候从地底下拱出来,多是在树底下,树越多的地方越容易抓到。抓到后,有的会拿来吃,有的会用玻璃杯或碗盆等罩着,看它是怎么变成知了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吃的不多,多是拿来看着玩,比如说会在半夜里打开这个罩着肉骨龙的物什,看看这变到一半的知了是怎样的。知了在这半天的变化是最快的,它让人看到了物种的演变,是童年的一个玩耍对象,也是一个生命的蝶变。

当然了,对于小时候的夏天来说,白天捉知了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中午天正热的时候,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热呀,热呀”,知了耐不住的炎热,小孩子是不怕的。他们会在树丛里抓,矮的,会悄悄地靠近,用手扑,能有三分之一的几率抓住。当然了,若是年龄大一些的,抓住的几率会相应高些。那些没有扑住飞走的,多是飞到了较高的枝干上了,这时候,有备而来的小孩,会用带来的网兜(无非是在竹竿上绑一个类似于塑料袋的物什)来逮。

有时候,跑到树林里听到这此起彼伏的知了声,感觉像进了乐园,幻想着一会儿会有很多收获。如果提了一袋,看到知了在里面乱飞乱撞,那会特有成就感。趁中午没事了,自己或约上小伙伴去抓知了本身就是像有事情做似的。

抓住的知了,有的是放生了,有的是用干树枝和草点着火后烧着吃了。但是对于小孩来说,大多数是放生了吧。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抓知了的时候很多,吃的场面几乎没有啥印象。

那个时候抓知了,多是在中午的时候,天气热,知了拼命似的叫,后来才知道或许那是知了在表达能见天日的喜悦。

如今,觉察到知了的存在,多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匆匆地赶路,偶尔会因着这从小就熟悉的声音想起这些年匆匆流走的岁月。许多时候想,这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的蝉鸣,穿过了那静谧的岁月,时光仿佛凝滞了,把人一下子从童年带到了现在。

现在听知了叫,有时候是在天还没亮的清晨,这样的叫声,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听到的,因为这个时候好多人还在梦乡。

记得有段时间在外地,也是夏天。当时感觉比较陌生,离家乡远,离经常工作的地方也远。当匆匆地行走于路上时,这熟悉的知了声,总是在夜晚提醒人早睡,在清晨又及早把人催醒,好像它每个夏天都是这么提醒人似的。关键是不管在哪里,它没有让人感到陌生,相反地,它让人的思绪经常回到从前。

当这样的蝉鸣把人带到那童年的时光时,多数人是没有太多忧虑的,是天真快乐的。我想,在我们年老的时候,也会听到这吱吱不断的鸣叫,彼时的心情能否像现在这样,找个安静的时刻,再忆这从小时候就开始融进我们生活的知了。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是否该感谢这知了,感谢这按时令出现的像布谷鸟一样的物事。它会让人不自觉地思考这走过的岁月,总会在某个时点提醒我们,告知我们一些什么,就像这耳边的蝉鸣,一直在说“知了,知了”。

——end——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1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