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河流
于蓉
再也不会有那样的一条河流了。在我的一生中。它只能从我的一生中流过一次。它穿过我,穿过辽阔的鲁东南大地,穿过我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它日夜川流不息,穿过浩淼的苍穹与宇宙,穿过无垠的时间与空间,带着无涯的萧索与寂寞,虚幻与孤绝,滔滔东流入海。
这是时间的大河也是幽冥的幻灭之河,它存在于虚无与真实之间,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而我们,其实都是在左岸苦苦挣扎等待的渡河之人。
一小段月光惊醒了我。我躺在土炕上,月亮从东边天上走到西边天上。它把月光洒在山峦、大地、河流、以及林子中,院子里,又穿过窗棂洒在我身上。月光是银白色的,照着银白色的大地,银白色的河流,银白色的天井,以及银白色的我。
我听到大姨悉悉索索起床的声音。表姐睡的正沉,我醒着,然而一动不动装作酣睡的样子。大姨给我掖了掖裹着的棉单,还在我脸颊上轻轻亲了一下,我几乎要跳起来搂住她的脖子撒娇,然而我忍住了,继续装作熟睡的样子。我听到大姨穿上鞋,拉开厢房门,在堂屋停留了一会,打开堂屋的门又轻轻带上,门轴发出吱钮一声响。
我爬起来,趴在窗上,从窗户纸的缝隙里看到大姨从墙角找出扁担,一边勾上一只桶推开木柴栓成的院门,沿着西边的小路走上山岭。院墙很矮,我看着她的影子慢慢爬上山坡,拐过山坳,消失在岭那边的山谷里。山谷里有一眼清泉,南山上的雨水雪水汇涌于此,村人以青石砌成泉水井,那一眼清泉,像是南山清澈的眼睛。大姨生命中的每一个清晨都是从一担水开始的,在微淼的晨曦中,她挑月光、星光、也挑水。月亮清冷单薄的挂在天上,它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月亮不说话,它望尽了人世间所有的悲欢。在颠簸桶水细碎的光影里,它看到了一个人微渺的一生。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曾将我寄养在大姨家一段时间。大姨所在的村子在鲁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山村,村子背靠青山,东临大海。山不高,海拔仅三四百米,村人称为南山。南山虽矮,然而林深草密,清奇俊逸。
村子在山脚下铺陈开来,整个村庄呈西高东低走势,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山谷流下穿过整个村庄,迤逦东去入海。村庄沿着河沟岸两边排开,错落有致。
我大姨家住在村子的最西头,半山腰上,远离整个村庄,推门即见青山,东望可以观海。院子外有大片大片的青石薄板台,绵延几里。夏天的夜晚村里的人都会成群结队的到薄板台纳凉。
每个夏夜晚饭后,我都会和表哥表姐早早来薄板台占好地方,找一块平坦的青石台将凉席铺下,舒惬的面向着星空躺下,隔着席子尚能感觉到薄板台的温热。宇宙永恒,亿万颗星子组成的星河悄然出场,那深蓝色的夜幕,深邃,辽阔,每一颗星子都像被擦拭过一样干净、明亮。也正是在那样的夜晚,在薄板台上,月明天阔,银河流溢,我们离天空那样近,尘世退却,永恒出场,在那样的时刻,我曾无限接近星空,我也曾无限拥有星空,在那样的夜晚,我知道了寰宇之中,尘世之上,有着那样一条宽广无垠的银河,在那条大河的两岸,有着另外的世界。
山风徐徐吹来,带来松脂的香味,带着远古的气息,我枕在大姨的怀里,大姨轻轻摇着手中的蒲扇给我打蚊子,不知不觉的我睡着了。多么奇怪啊,在这尘世之上竟然还有着另外一个空间,有另外的一种我们全然未知的生活,那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当我们在夜里抬头看到天上的那条大河时,是不是天上的他们也正在俯首打量着尘世上的我们?而在尘世之上的那条大河,日夜滔滔,川流不息,在那些寂静的夜晚,天上的大河与地上的河互相映照,彼此惺惺相惜。滔滔不息的大河之水抚育世间一切的生命,也给予贫瘠的人世以辽阔的慰籍。深夜了,喧嚣与讲述声渐渐止息,薄板台上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困顿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慢慢进入梦乡,有人在睡梦深处发出幽深绵长的叹息声。这长长的人世,多么像一个迷啊。
大姨早年毕业于沂水师专,毕业后曾做过小学教师,后又被安排在县里的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期间认识了后来成为我大姨父的那个男人。大姨父早年曾经是抗日敌后武工队队员,建国前老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安排在县税务局工作。后来在困难时期,两个人双双回了老家。大姨和姨夫自由恋爱,一生相濡以沫,令我深感佩服的是,无论生活如何,无论命运的河流将他们带向何方,他们都从来没有抱怨过当年的选择。
大姨父幽默豁达,性情开朗,回到农村老家以后一直在村里担任调解村民纠纷的工作,他善于调解,总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受村人的尊重。
姨父彼时还担任着看山的工作,他有一杆猎枪,每次巡山的时候,姨父都会带着我和家里的一条大黄狗——大黄一起进山。
最难忘巡山时我和大黄在山间小路奔跑着追逐嬉戏,山风从耳边掠过,空气里都是青草与松脂的味道,初夏时节,野花漫山遍野,林间的树上爬满了青青的葛蔓,树下的野草绿的逼人的眼,布谷鸟在林间清唱,鹰隼在高天盘旋,我们在山野里漫无目的的游荡,累了姨父就会铺下随身带着的蓑衣让我在树下躺着休息,天很蓝,阳光从栎树阔大的叶子空隙里洒下,林下野径幽暗,光阴斑驳。风一吹,整个山林簌簌作响,时间漫漶无穷,人与光阴日月同在。
那时候,山里野物也多,巡山时我们常常还会有意外的收获,每次姨父端起枪,枪响处,被击中的有时会是一只野兔,有时会是一只山鸡,我和大黄抢着扑过去,大黄纵身一跃往往抢到我的前头,我也不恼,快乐的在旁边拍手蹦跳。
每当有野物收获,那就是一家人打牙祭的日子。兔子红烧,切上几片萝卜。山鸡清煮,扔上几颗山里采来的松茸,那鲜香!每每此时,姨父都会温上酒。锅屋里大锅的炉火烧的通红,大姨在拉风箱,“呼踏、呼踏”,表姐在一边帮着往灶口絮柴火,我们几个小的蹲在门槛上。炉火映着我和表哥表姐们通红的小脸,香气从木制大锅盖缝隙丝丝缕缕的溢出,馋的我们直咽唾沫。大姨笑着说:“快熟快熟,锅门口坐着几个馋嘴驴”。那时我们还不知“馋嘴驴”就是说我们,还都笑的前仰后合的也跟着说。清贫而简单的日子,却似乎刻骨铭心的印在脑海里,印在记忆的深处。饭做好了,一大家人围在院子里橡树下的木桌子旁,在日日瓜干裹腹的清苦日子里,能吃上这么一大锅煮山鸡简直隆重的像过节,姨家里人口多,看着满满一大锅鸡汤每人也只能分到一小碗,鸡腿我一只,姨父的母亲一只,三哥和四哥虎视眈眈的看看彼此的碗,姨父说一声快吃吧!一家人就都捧起碗吸吸溜溜的吃的不亦乐乎,咂嘴抹舌。
晚饭过后,坐在院子里,目光穿过低矮的院墙,群峰逶迤,夕阳已经落下,西天还残留一抹淡淡云霞,给山峰镀上金边。
这金色的山峰随着季节的变幻而变化着。夏日晴空里大山苍翠欲滴,秋日草枯木衰,暮霭重重,斜阳残照。最是雪后初晴,青山覆了白衣,四野庄严,宛如亘古,鸿蒙初开。四时不同四时之景亦不同,晨昏交割,每一刻的变幻也是不同的。天地辽阔,自然宏伟,在大姨家的院墙外青山葳蕤、光影变幻,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壮丽图画波峦壮阔的呈现在我面前。那些时间的画卷,就这样不经意间留在一个孩子的脑海里。
那些干净而温暖的岁月啊!在大姨家寄居的那一年,我度过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时光。
等到夕阳西沉,黑夜笼罩南山,山林里偶尔会传来野物低低的长嗥,夹杂猫头鹰瘆人的叫声,那时我们会早早拴了门,再用顶门棍顶住,爬到东屋的大炕上,在一盏忽明忽灭的油灯下,团团围坐在大姨身边。大姨喜欢读书,她会讲很多故事,红楼,水浒,三国,说岳全传,秦琼卖马,杨家将,呼家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大姨家,几乎每一个夜晚我都枕着大姨的故事进入梦乡。每一个夜晚都值得期待。窗外月明如水,群山壁立,低矮的茅屋内一灯如豆,那缓缓燃烧的尘世之光,照亮一个孩子的来路与归途。在那时,时间的大网悄无声息的落下,南山隐逸于无边的月夜中,远处浩瀚的海面上波涛汹涌,海浪拍打着海岸。群山默默,苍穹深处发出轻微的叹息。
时间过去很久了吧,还是我只是在夏夜的薄板台上做了一个清浅的梦而已呢?
大姨还在,可是她的记忆却日渐凋零,连曾经最爱的外甥也认不出来了,被阿尔茨海默病折磨的大姨迷惘的笑着,眼神穿过我,落在遥远的另外的时空里。大姨曾亲手为我的童年燃起一盏灯,她处处照拂我幼小敏感的心灵,让我不因为没被父母带在身边而有被遗弃的荒凉感。她会给我读爸爸妈妈从青岛寄来的每一封信,告诉我他们对我的思念,以及他们上班忙无法照顾我的无奈,她将信纸摊开在小炕桌上,一个字一个字指给我看,虽然我什么也看不懂。而当大姨坠入黑暗中,我却无力为她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一步步走进那遗忘的深渊。我看到时间的狰狞与残忍。看到时间的真相。却无能为力。这多么令人悲伤。时间的大风刮过,它带走了那条童年的河流。银河隐遁。星空失却。河流消失。
大姨家的老屋还在,只是早已经易主他人,大姨父前年去世了,这一次,这个大个子乐观豁达的男人永远留在了他热爱的南山上,与草木为伴,与山风为邻,与自然合而为一,这一次,他将得到永恒的休憩与安宁。大姨搬到山下的表哥家里。小菜园不在了,薄板台也不在了,被开山打了石头,变成幽深的石头塘子。山还在,只是好像也矮了很多,山上林子树木稀稀疏疏,看了让人心里难受,是山老了吗?是不是我们一年年长高了,山就一寸寸矮下去了呢?那么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背一寸寸驼下去,深深的驼到土地里,是不是山就又会长回来呢?
大姨家的院子里有一棵硕大的橡子树,夏天的时候会投一地巨大的阴凉,光阴轻柔的从叶子间的空隙里落下来,斑斑驳驳,落在橡树下那个小女孩乌黑的发辫上,落在她绣着小鸭子图案的衣襟上,落在她仰起的白皙的面庞上,落在她微微眯着的双眼以及轻颤的睫毛上,也落在她永恒的难以磨灭的记忆里。她坐在那里,乖巧,柔顺,虽然是小小的年纪,也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小小的忧愁。
秋天的时候,橡子熟了,秋风吹落一地橡子,小孩子们在树下争抢着捡拾橡子,做成旱烟枪的样子,叼在嘴里,弯腰弓背,倒背双手,咳嗽着学老汉抽烟的样子。他们还未谙世事,苍老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吧?那双还没有被尘世浸染的眸子清澈见底,即便生活是清苦的,在长辈慈爱的护佑下,日子也还是像南山上的泉水,细细品咂,有着丝丝缕缕的甜。
时间过去了。橡子树下的女孩却好像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坐在树下的小板凳上,她坐在光阴深处,微仰着头,早晨的阳光穿过橡树叶子温柔的洒在她身上,时光轻柔,风也轻柔,有一瞬间她好像想起什么难过的事情,微微簇起眉头,然而只是一忽儿的功夫,又有什么事情重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扭过头看了看从山上挑水回来烧好早饭,又煮好猪食正在院子西北角忙碌着喂猪的大姨,那个有着六个孩子的母亲,那个日夜不停披星戴月操劳忙碌着的女人,那个饱读诗书却一生清贫的女人却将那么多的柔情与爱给了她这个外甥,大姨多么好啊,她在心里想着,一只大猪从猪圈的墙上探出头来,大姨挥着手里的长瓢轻轻拍了一下它的头,她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作者:于蓉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作协理事。作品若干,发表于网络报纸杂志期刊等。本文发表于年《散文.海外版》第9期。
壹点号海曲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