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的习性 >> 近些年的鸟类明显减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小时候,在田野里、村庄附近的树林里,经常能够听到各种鸟儿婉转的歌声,许多鸟儿在枝头上嬉戏,看到人来了,它们就会一哄而散,剩下麻雀还在那里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时至今日,相信许多小伙伴也发现了,许多鸟都不见了,而且还存在的鸟数量也减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以前常见的鸟
鸟是一类身上大部分被羽毛覆盖的脊椎动物的统称,它们是由恐龙时代带有羽毛的小型恐龙演化而来的。作为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鸟类经过了上亿年的演化,已经有了一万多种种类,而且它们也遍布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成为如今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
从分布上看,鸟类比较密集的地方有两个:森林和人类的活动区域附近。这是因为这两种环境中,都有足够的食物支撑鸟类的生存,而我们常见的鸟类自然是喜欢在人类居住地附近活动的那一部分了。在我们常见的鸟类中:燕子、喜鹊、麻雀、翠鸟,啄木鸟、斑鸠、布谷鸟(大杜鹃)、鸿雁、戴胜、乌鸫、雉鸡都是比较常见的。
在以上列举的这11种常见的鸟类中,如今除了麻雀、喜鹊以及雉鸡还能在许多地方看到外,其他的鸟类均很少见到了,就拿布谷鸟和翠鸟来说吧,每年麦收之前的这一段时间,以前田野里经常都能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翠鸟以前在河流、湖泊、大一些的池塘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那么,这些原本常见的鸟儿都去了哪里呢?其实,它们并不是去到了其他地方,而是种群数量减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下面详细地来分析一下。
鸟类为什么减少了?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鸟类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
第一:栖息地减少
鸟儿虽然飞翔在天空之中,但是它们也需要休息,我们以家燕为例吧,在许多小伙伴小时候,家燕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能见到的一种鸟类,因为家燕喜欢在人类的房屋内筑巢。但是,现在的家燕已经很少见了,猎奇君的老家也是农村,我最近回家一次,发现一个有一百多户的村子里,只有十几家人家里有燕子的巢。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人们的房子大都比较简陋,而且墙面大都以泥巴为主,这非常的利于燕子的筑巢,而现在的农村换成了红砖碧瓦的大房子,反而不利于燕子筑巢了,其他鸟类也是一个道理,树木的减少,让鸟类也失去许多的栖身之所。相信小伙伴们也发现,现在在高压线上筑巢的鸟越来越多,这是为啥?原因就是能够供它们筑巢的大树都被砍光了,而小树还没长成,显然不利于它们筑巢。因此,栖息地的减少,是鸟类减少的原因之一。
第二:食物减少
虽然大多数鸟类都是杂食性的,这样不挑食的习性有利于生存,但是即便如此,鸟类也没有摆脱食物减少的命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植物性食物和肉食。其中大多数鸟类植物性食物都是植物的种子,但是在人开荒之下,许多野生环境变为了农田,这使得鸟类能够获取植物性食物的来源就狭隘了很多。而且人为了让鸟类不吃自己的庄稼,会用各种方式来阻止它们,比如挂网、喷洒农药等等。
其次是肉食。大多数鸟类的肉食来源就是各类昆虫,而昆虫大多数是农业害虫,因此农药是必然会安排上的,而在人耕地和居住面积大于野生环境面积的前提下,农田里没有了虫子,鸟儿自然也就没得吃了。有的小伙伴会说:那也不能让虫子吃庄稼。没错,保护个人财产没有问题,但是大自然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人为的灭掉虫子,必然会影响食物链上级的动物,而且农药的使用,同样也会造成农药残留比以前要多,最终人还是“药”了自己。
当然,除了昆虫外,像翠鸟这种以水为居的鸟类,它们的主要食物是鱼类,但是,现在在人类的污染和过度捕捞下,现在再去到田野里的水域中,你就会发现鱼儿也少了。
因此,食物的减少(包括农药的使用,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鸟类的生存),也是鸟类减少的原因之一。
第三:建筑物的影响
众所周知,许多鸟类都有迁徙的习性,而迁徙是一个长距离的飞行,一般情况下,鸟类的迁徙路线是固定的,就像老马识途一样。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的建筑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而这些高楼为了采光和视觉效果,通常会选择玻璃来装饰。这对于飞行的鸟类来说是致命的,因为玻璃会反光,会映射周围的景象,给鸟类造成一种错觉:前面是可以飞行的。于是,近些年,鸟类撞击大楼的事情频发,据外媒报道,每年仅仅是美国和英国死于撞击高楼的鸟类数量就分别高达3.6亿和0.3亿只,而这个现象是全球性的,自然也就包括我国。
因此,建筑物对鸟类的影响,也是鸟类减少的原因之一。
总结
鸟类的种群数量、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降低是现状,这就是我们以前能看到很多鸟,现在却只能看到几种鸟类的原因,而造成鸟类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人身上。虽然目前,鸟类大都是保护动物,但是人类农业生产(农药、除草剂)、栖息地减少以及建筑物的变化都是导致它们减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