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诗经豳风七月读懂祖先,也读懂生活的

发布时间:2023/5/9 19:10:36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是指《诗经》在中国上古时代有着非常直接的实用功能,它是要用在政治、外交、军事等场合的。作为贵族的一员,或者作为士阶层的一员,你是要为国君服务的,比如说两国交战,外交官在阵前可能先会有一番对话,这个对话不是直接说话,而是会通过引用《诗》或者是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图。献《诗》和赋《诗》有着一整套非常复杂的礼仪流程,而且献《诗》在选《诗》上面还要很慎重,你不能在特定的场合选出不符合这个场合的诗。

《左传》里有一个很著名的“七子赋《诗》”的故事,襄公二十七年,是指七个人通过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情志,表达自己的个人政治追求,或者是个人的道德操守,七子要对着他们路过的国家,和他们一起宴饮的对方国家的人去赋《诗》,因为这个人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希望你们能够赋《诗》,让我来看看各位的志向和追求。其中有一个人叫伯有,他赋了《鄘风》里面的《鹑之贲贲》,他赋完这首诗以后,对方就说“伯有将为戮矣”,也就是说你这个人啊以后要掉脑袋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你如果知道《鹑之贲贲》在当时主流的阐说下是指什么样的历史故事,你就能理解了。《鹑之贲贲》被认为是讥讽卫国国君的诗,也有人认为是在讥讽宣姜和公子顽私通的故事。伯有在这样的场合赋了一首讽刺国君的诗,对方的人会怎么想?你是不是对你的国君有什么意见。你这么耿直难道不怕掉脑袋吗?所以伯有赋《诗》属于交浅言深,一下子就暴露了自己尖锐的政治批判思想,所以他是有危险的。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大家会觉得《鹑之贲贲》这样一首诗是在讥讽卫国的国君呢?这个历史背景是谁给它的呢?事实上《诗经》中的各篇在当时的政治生活当中是一种话语工具,它的内容已经经过了很多人的解读和阐说,而且还形成了很多的流派,各家也都会对它有一些不同的理解,但是各派之间也会达成一定的基本共识。

而学习《诗经》要从《毛诗》的《小序》说起,《毛诗》的《小序》是写在《诗经》的每一篇的篇题下面,它是对这一篇诗的基本解读,例如主旨的解说或是历史故事的阐述。只有了解了《毛诗》的解说以后,才能看到古代的人他们在理解《诗经》的时候跟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才能够看到原来这篇《诗经》在当时的话语阐释体系下,它是充作一种什么样的知识在被利用。

《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周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因为它的作者是部落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后稷是周民族的始祖,他有一个神话故事是写在了《诗经·大雅·生民》里,传说他是姜嫄(yuán)所生,姜嫄有一天踩到了上帝的一个大脚印,于是感而有生,接下来就生下了后稷。可生下之后就抛弃了他,把他扔到不同的地方,巷子里、结了冰的河滩、树林里等,但后稷每次都有动物或者是樵夫的神奇保护,他就存活了下来。这是典型的英雄史诗神话,英雄受难的故事。

后稷长大之后,他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就是他很擅长种植。把农业管理得很好,他发现了很多可以吃的,可以利用的植物,于是让大家都去种植,这样大家就可以吃饱穿暖。后稷后来就被封在了邰这个地方,到了夏朝的后期,后稷的曾孙公刘作为周民族的首领,夏朝后期无道,发生了激烈的政治冲突。公刘就迫不得已离开邰,于是就去了豳,就是如今陕西的郴县、旬邑一带,这个地方是非常寒冷的,这里原是戎狄居住的。

所以公刘还要带领人民去跟戎狄抢夺生存资源,在豳这个条件很差的地点,公刘谨记了一点:无论如何首先应该让百姓保存延续下去,要让大家有饭吃有衣穿,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他延续了后稷之道,带领人民种植,发展耕织,一步步地强大了周民族的力量。而这样的一种传统后来就被视为“周道”,又过了很多代,周民族的首领变成了古公亶父,他就是周文王的祖父。

古公亶父时,因为戎狄不断地在侵犯、掠夺,古公亶父又带领人民从豳这个地方迁徒出来,迁到了周原上,这就是周民族的早期历史。

周公遭变故,周武王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周成王还小,周公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这时都城就开始有一种流言,是管叔和蔡叔这些奸诈的臣子散布的,他们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意思就是说周公想篡权,他要对自己年幼的侄子下手。周公觉得自己无法辩驳这件事,就选择去东都避流言。《毛诗》就认为《豳风》中的这些诗都是跟周公相关,而且《豳风》中的《七月》和《鸱鸮》这两首就是周公在东都时所写,他通过这两篇诗去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

那他的政治追求是什么呢?我不是那种要去篡权的人,我也不是要通过摄政去满足个人私欲的人,我是希望能够做出一番更大的政治事业,我的心中装着的是周民族的人民,我的心中始终惦念着周民族的始祖,后稷还包括后来的先祖公刘,他们做出的那些事业。是让周民族的人民过上好的生活。

《诗经》当中的内容在那个时代要承担很多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诗经》的篇目在当时要承担诗教的功能,就是要通过《诗》的内容去教化人民,去让人民学到很多的知识和道理。所以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它就像是思想政治课,也像是历史课,而且还要承担通识课这样的功能,所以《诗经》在那个年代是综合性的一个存在,它不只是文学。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bo),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hè),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jùn)至饎(chì)。”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是从黄昏开始写的,大火星在黄昏的天空中用它的轨迹分割着季节,在夏天五月的时候它出现在正南方的天空中的最高位置,而到了六月、七月它会不断地向西偏移,古人形容它的轨迹叫“流”,这个形容非常形象。四季流转的速度就像星星划落天空那么快。黄昏是休息的时刻,也是容易涌起思念的时刻,在星辰划过天空的黄昏中,在一阵微凉的晚风中,关于过去生活的很多回忆就一帧帧地打开了,这个时候会想到母亲,想起家族中的女性们,她们每年都会在夏历九月之前准备好衣服,确保在寒冷的季节到来之前,这些用于保暖的衣服可以分发到家人的手中,这是世世代代的生活记忆,是永恒不变的生活规律。

《七月》这首古老的诗歌看似讲了很多内容,其实所有的内容无不围绕着衣、食两件事情展开,也即对应着男功和女功。男功就是耕,女功就是织。男女分工来共同度过这一年,这是有关生存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情,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浸透着岁月的沧桑,所以《七月》的文字仿佛来自我们祖先皱纹的沟壑。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也即周历的一月、二月,在诗中被称为一之日、二之日,这是非常寒冷的季节,寒风撼动万物,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这就是觱(bì)发(bo)之声。寒气袭人,侵入每一寸皮肤,这就是栗烈之感。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个季节寒冷彻骨,如果没有衣服,那当如何度过寒冬呢?

沿着这个发问,《七月》有了它内容上的铺排,为了吃饱穿暖,为了度过寒冷的岁暮,人们就需要去烈日风雨中奋不顾身地辛勤劳作。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于是在夏历的正月也即周历的三月,人们就开始修农具,为这一年的春耕作准备。豳土晚寒,豳地的春天比别的地方来得晚一些,所以是到了周历的四月,农人才进入到农田中耕作,当脚趾踏入那犹存春寒的泥土,也就意味着种子将再次穿透一切,在足茧赋予过温度的土地中再次生长。春耕景象,一派繁忙。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耕种是同我妇子,一起在田前饮食也是同我妇子,于是辛劳的生活中,又有家族的温馨、平凡的喜悦。劝农的田官这时也会来到田间,他可能是一个宣传员,也可能是籍田礼仪式的主持者,他有可能就生活在这个村庄,他提醒大家看紧春耕,莫误农时。其实在我们的大自然中,一直有一位“田畯”,那就是布谷鸟,布谷鸟的鸣叫像是一首四言诗,布谷布谷,每到春来,必然催耕。田大夫是来劝农的,而耕田者也爱其吏,也会为他设下饮食,这就是田畯至饎(chì)。这就好比好官离任,当地的百姓会为他送上一篮子鸡蛋。

不过也有一种解释说的是王与民同耕,这是春耕的典礼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官方会为耕田者提供一顿免费的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4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