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的形状 >>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谷雨,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雨生百谷、清净明洁、土膏脉动、春播正盛。
花事阑珊、绿阴春深、北舍南村、杨花逐风。
苍古一粟,仓颉造字,雨打浮萍,春夏一顾。
明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是落花飞絮的告别,也是春末夏初的怀念。
春去春来,花谢花开:从“雨水”到“谷雨”,春天自一场雨开始,又将在一场雨中落幕。
谷雨带着温情和暖意,就像燕子的呢哝,轻轻软软,声声呼唤;如同鱼儿的嚅嗫,淡淡染染,圈圈飘散。
谷雨之美这场雨洗去春愁和困倦,在夏天到来前种下生命的种子,写下最厚重的希望,等待收获的到来。
春生万物,而当万物茁壮,万花繁盛时它却默默隐退,为即将到来的夏天留出舞台。
它是心怀众生的贤者,利万物而不争;也如同笑看红尘的隐者,轻世俗而赤忱。
谷雨便是春天最深情的告白和最美好的祝愿。
花未开满雨未休,我们路过暮春淡染的牡丹,穿过沐浴雨中的百谷,拂过风中轻舞的茶园,在进入初夏前默默地停下,倾听鸟鸣,笑看云淡。
谷雨:花未开满雨未休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谷雨,浮萍始生,布谷啼播谷雨三月中,土膏脉动,“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时的雨对于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我们常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此时,降雨增多,气温上升,经常出现夜雨昼晴的天气,非常适合谷类农作物生长。
此时,红紫妆林,游丝飞絮,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却依然让人沉醉。
谷雨之美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一候“萍始生”:此时,阳气初涨,静以承阳的浮萍也随之生长。
浮萍无根,漂泊不定,正如纳兰诗中“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柳絮、浮萍、落花,仿佛是一曲离歌,柔肠百转,忧伤淡淡,是属于谷雨的清新,也关于春归的哀婉。
谷雨三候谷雨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即布谷鸟:春暮时节,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谷雨时温暖且降雨充沛,适于播种,布谷鸟的叫声在田间回荡,“布谷”声声——提醒着人们勤于农事、珍惜时光。
谷雨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又称鸡冠鸟,桑树看到戴胜,意味着天气温暖,春寒将尽,蚕儿即将长大。
在古代,农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吃饱穿暖,是人们最普通且最质朴的希望,谷雨是浪漫的节气更是接地气的节气,其背后藏着我们这个民族诸多的生存要义。
谷雨,源自生活的热爱和质朴谷雨之名,看似普通,却隐含着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密码。
从天地到传承,从自然到人文,这其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深情和谦和质朴的浪漫,用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书写着最为含蓄的,专属于这片土地的美好和热爱。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谷雨,自古而来,自谷而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谷雨时节,土膏脉动,我们常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是关于农时的节气,适合春播春种,其背后更是四季轮转里中国人坚守的信用和准则。
一期一会,一种一收,是我们和天地的约定,更是农耕文明传承至今的勤劳质朴和踏实厚重。
江山社稷以农固之,百姓生计以农养之: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由此衍生出的崇拜和敬畏,从帝王到百姓,遍庙堂及江湖。
农业作为我们社会的根基和人们生存的必须自古以来不可动摇,而被现代人淡忘的五谷其实无处不在。
故宫——江山社稷殿五谷为“麻、黍、稷、麦、豆”,祖先说的“吃五谷养精神”并不是空话。
五谷作为一种精元存在在农耕文明的气质里,现代人讲究吃杂粮,有些人甚至认为不吃主食非常有益于健康,窃以为营养均衡才是最好的,过多的肉食对于肠胃也是一种负担。
当然真正了解和懂得五谷的还是我们最伟大的劳动人民,大多数中国人,往上三四辈必有“农”字在其中。
那是我们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不辍的汗水,滴入禾下土,长出万年谷。
那是生长于中华民族骨血里的那种勤奋与坚忍,源自于对劳动、土地和万物的敬拜。
罗中立油画《父亲》每每看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总被深深打动。
岁月深情沉淀在老人脸上的古铜色和那刻痕般的褶皱中,那其中赫然耸立、静默无声的是父辈们沉默如山的肩膀。
那千万年的时间流淌过的纵横沟壑:黄土高坡、青藏高原、黄河、长江,都在言说着这个民族的过往和不凡。
国人骨子里的谦和与质朴,来源于这厚重的生养万物的神州之土;
国人性子里的感恩与不争,来自于这醇香的供养万物的神州之谷。
五谷经过自然万方的孕育,农人血汗的滋润,成为我们饮食基因中不可或缺的密码。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敬天、敬地、敬父母,珍惜着生命的同时,也珍惜着养育自己的万物——尤其是那一口清香的谷物。
那是一个民族对于天地万物的敬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一方厚土的滋养和它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智慧。
不风不雨正晴和,一壶新茗泡松萝不风不雨正晴和,一壶新茗泡松萝——谷雨之茶,清净内心,濯洗精神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黄庭坚〔宋代〕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萧萧绿竹,淡淡远山,清明连谷雨,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此时招待贵客和慰藉心灵的莫过于一杯香茗。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清明太早,立夏已迟,谷雨采茶正当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谷雨三月中,落絮随风,繁花正盛,在谷物的厚重之外还有关于茶的轻盈。
它自南国而来,从山野到庙堂,历经千年,融入国人的生活,浑然天成,清润无声。
神农遇它、达摩品它、陆羽写它,千百年来,人们制它、饮它、品它,对它的喜爱无以复加。
在中国,它成为禅茶一味的代表,内敛中庸的智慧,悄无声息地将人生的修炼融入了点滴的日常。
禅茶一味佛曰:“不可说”——它的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它苦涩淡然、余韵回甘、醇香清甜、悠长释然。
它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是心远地自偏的淡泊,是人生苦痛的升华。
风骨和模糊,庙堂和江湖,全在这一杯茶里。
谷雨之茶南方有谷雨前采茶的习俗,即雨前茶,谷雨时的春茶也名二春茶。
此时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叶芽肥硕,叶质柔软,色泽翠绿,所以人们会在谷雨此时采新茶泡水,据说此日之茶具有清火明目,辟邪去秽等功效。
嫩芽、旗枪、雀舌,多么鲜灵的名字,都是属于此时的诗意。
谷雨的茶,饮之如春水濯濯、春雨净洗,目为之明、通身为之干净。
清净内心,濯洗精神,茶香之外有着最初的自己和最远的内心,这是谷雨予以我们的美妙。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谷雨,关于汉字的诞生和文明的传承《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清明祭奠人文始祖皇帝,而谷雨时则表达对仓颉的敬意。
谷雨的得名有太多故事,其中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传说仓颉造字,震动鬼神,撼动天地,上天降下谷子雨让人间同贺。
曾经黄帝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后,命仓颉记事记史,而彼时,上古人们最初的结绳记事早已无法满足日渐繁重的任务。
仓颉在观察到动物蹄印的规律后,突发灵感,创造了符号语言——汉字,自此以后,人们学习并将它运用,代代传承,世世演变,形成了我们目前的汉字形式。
活字印刷汉字模型每到谷雨时节,陕西白水县附近的村民都要组织描绘纪念仓颉。
天降雨粟,诸鬼夜哭,仓颉造字,其功千秋——彼时人们告别了蒙昧,这个民族开启了文明的新纪元,自此汉字在神州大地上发展壮大,传承至今。
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化是传承自始,生生不息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字一直没有断层,兼收并蓄,不断演进。
汉字成为华夏不变的传承,文而化之,那是刻在我们骨子的印记:每一个小小的方块,都是生命的载体,而我们活在它的故事,从此人字合一,书写关于这个民族不朽的传奇!
仓颉造字谷雨除了祭祀仓颉外,海边还有“祭海”的习俗,谷雨又称“壮行节”,此时海水回暖,众鱼回游至浅海,是下海捕鱼的好时节。
为了祈求出海平安,渔民要在此日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
祭祀时刻一到,便抬着贡品到庙前或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场面十分隆重。
山东海祭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谷雨之享:品茗、观牡丹、吃香椿谷雨时,万花开过,春光将尽,国色天香的牡丹作为春暮的压阵收尾,再合适不过。
古代的牡丹已经有专门的花会,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也是屡见不鲜,而现在一些地方也会举办牡丹花会。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
谷雨除了赏花,还颇有口福。
正如“清明见芽,谷雨见茶”,清明时有“明前茶”,但芽叶嫩小,产量低。
谷雨时,小芽成叶,品质上陈乘且便于加工,味美形佳,为茶中上品,此时最适于品茶。
谷雨吃香椿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每克香椿中就含有9.8克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在蔬菜中更是名列前茅。
谷雨除了品茗,还有一个很诗意的名词——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其特殊的香气让很多人欲罢不能,是时令佳品。
当然,在美食之外,谷雨的养生也尤为重要。
谷雨踏青时《黄帝内经·素问》:“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病,奉长者少。”
谷雨养生,重在养肝。疏肝解郁,适当进补且踏青郊游最宜。
由于此时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增大,是神经痛的高发期,需要针对气候进行调养。
同时随着室外活动的增加,应该减少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转而食用一些清淡养生的食物。
如活血润肤的桃花粥,清热健脾的薏仁山药粥,清淡祛湿的荷叶汤,温中健胃的糖醋蛋等。
谷雨,春渐远,初夏至谷雨后,春渐远,初夏至,人们也像谷物一样栉风沐雨,在岁月的滋养下生长、感悟。
谷雨的雨——下在手心,留在梦里,落入春池,散入繁花。
春暮感慨,青春不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斗还没有结束,走在属于自己的时区,不早不晚,感受每个瞬间,享受最美的华年。
岁月流逝没有让灵魂干瘪,反而让精神充盈——不散乱也不昏沉,宁静安然,喜乐深远。
谷雨,从上古久远到现代千年,在众人的笔下,在那醇香的食物中,深入骨髓,长于味觉,成为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密码。
在春天即将远走之时,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谷雨的故事,望你们在岁月的风雨中不畏前行,在时光的晴朗里悟道余生,在烟火红尘中感受万物生!愿大家谷雨安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