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井巷音符纪实

发布时间:2023/4/20 14:05:26   
北京看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

“叽叽叽叽!”一阵鸟儿的鸣叫传来,像乐器奏出的音符般动听……

在哪儿?

在窗外茂密青翠的树林里。不!在阳台上。阳台上晾晒着豆角和豌豆,它们一边欢快地跳跃着鸣叫着,一边不急不慢地啄着食物。

姜孝新微笑着,在一旁静静地观看。他感到,这是井巷的原生态美,也是最美的音符。

井巷,是一个社区的名字。

她地处长沙城东南部——雨花区井湾子街道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间。建筑破落,环境脏乱,设施陈旧,矛盾交织……但那已是昨天的记忆了。整洁宜居的建筑,水流一般的马路;推窗见绿,出门赏花。一条叫圭塘的小河,由南向北,喧响着从东边流过,那是居民们的欢声笑语。旁边的燕子岭公园呢,风景优美,鸟语花香,那是居民们疲惫心灵休憩的港湾……

盛夏的这个上午,阳光透过树叶间丝丝空隙射了下来,像一片片碎银落在地上,也照到了姜孝新家的阳台上。鸟儿欢快地在阳台上蹦跶,似跃动的音符,也触发了姜孝新的音乐灵感。61岁的姜孝新当过知青,在郴州的一家发电厂当过工人,后来来到长沙,来到了井巷,住27栋1单元3楼。再后来,他离开井巷,在商海中搏击。但无论在哪里,他没有放弃过对音乐的爱好。特别是小提琴,自从40年前与它结缘,就一直是他灵魂的伴侣。很长时间里,井巷成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味。

现在,他回来了。因为蝶变,因为井巷人重新构建起理想家园的爱与梦。他拉起了世界名曲《云雀》。他闭着眼,身体随着音乐节奏摆动,自信而愉悦。

突然,对面楼栋传来唢呐声。那清新明快,生动婉转的唢呐声里,传来布谷鸟、画眉、鹦鹉、燕子、知了的叫声,展现出大自然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意境,令人悠然神往,回味无穷

姜孝新知道,这是《百鸟朝凤》,是26栋2单元4楼一位居民吹奏的。这位居民,也是因为井巷的蝶变,回归井巷。

姜孝新的一个高中同学,原来对音乐毫无兴趣,甚至五音不全。但井巷蝶变后,他不仅回归了,还学起吹号来。苦苦吹练一年后,他不仅能吹出完整的乐谱,还参加了社区乐队,成为骨干成员。

在和谐美丽的新时代社区,他们和鸟儿一起,都用自己的方式,奏响着心中动人的音符。

“姜师傅,我打算发起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吴固根对姜春芳说。

姜春芳满脸惊诧地说:“志愿者服务队?”

“他不是一直抱怨井巷脏乱差的环境吗!怎么会?”姜春芳心里想着。

吴固根似乎看出了姜春芳的心思:“现在国家政策多好啊,既对农村贫困地区大力进行扶贫,也对城乡社区治理高度重视。市里和区里开始对社区进行全面提质提档,还把我们井巷列入了雨花区社区全面提质提档示范社区。我还听说,不光要对我们井巷进行提质提档,还要把旁边的几家厂子拆除,建燕子岭公园呢。我们是共产党员,是井巷老居民,应该出分力。”

“可是,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吴固根说:“大忙我们帮不上,但捡捡垃圾,维护一下卫生还可以。”

“这是好事,我报名参加。”姜春芳说。

吴固根不仅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还是社区退休支部书记。

这是年底的一天。当时《长沙市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计划(-)》已推出,星城长沙已经拉开全面打造现代化新型社区的序幕,开始绘就城市发展的华丽蓝图。

井巷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从开始的艰难成长,到后来的茁壮成长。从最开始的6个人,发展到后来的11个人,再到现在的42个人。他们分成5个组,从周一到周日,轮流值班。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有垃圾捡垃圾,下雨天扫水,下雪天铲雪。对于家的概念,他们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与定位。

其实井巷并不只是一个社区,她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亮丽的音符。而今年71岁的吴固根、67岁的姜春芳等人,便是这段亮丽音符的数以千计的弹奏者之一。

从井湾路拐进一条马路,那是通往井巷的林荫道。行走在林荫道,犹如穿越了时空,恍惚走进时光记忆里。

井巷社区成立于30年前,前身为五矿二十三冶三公司宿舍区。再往前追溯,则回到年,时年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由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局下属的湖南冶金建筑安装总公司筹备成立湖南冶金井巷工程公司。这是湖南第一家专业从事冶金矿山井巷工程建设的工程公司,也是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产物。井巷人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他们背着沉重的钻机,找矿山,打洞子。为了将矿石从地下采出,他们从地表开始开凿一系列的井筒、巷道与硐室到达矿层,然后交给地方矿务局开采。

这是井巷的“青铜时代”,井巷社区名称也由此而来。那个年代虽一穷二白,但人民精神极其富有,老一辈的规划者、建设者,在这里精心规划了自己的理想社区:班车、食堂、学校、公园、医院、体育场……各类设施一应俱全,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到此安居乐业,共同奋斗,变他乡为故乡。那是井巷人为之骄傲的光辉岁月。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井巷公司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多数矿山或关停或破产,生存空间逼仄,公司发展陷入困境,甚至举步维艰。最后,政策性破产。井巷如连根拔起,从满载工业荣光的地方,成为了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

而现在,这里的一切又开始充满朝气,生机勃勃……

“姜师傅,这里还有。”

“姜师傅,那里也有。”

姜春芳在社区的马路上捡着垃圾。她在前面捡,几个居民在后面边嗑瓜子边扔瓜子壳。

“你们不要乱扔垃圾了。”姜春芳说,“现在社区提质提档了,变得这么漂亮整洁了,你们就忍心破坏?”

那几个居民视而不见,说:“我们不扔,你们有什么垃圾可捡。”

“就会做样子,图表现,搞形式主义。”一个居民说,“看你们能坚持多久。”

那天,姜春芳一肚子的怨气,本想和他们再理论一番,但她忍住了,把泪水吞到了肚子里。

“岳书记,我真不想当志愿者了。”姜春芳找到社区书记岳林诉苦。

岳林是个“80后”小伙子,帅气、阳光,办事干脆利落。他一直认为,社区工作,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带着感情和温度。摆“花架子”做不长,只有把每一件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的小事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

“为什么?”岳林问道。

“我在前面捡垃圾,他们在后面扔。”姜春芳说,“更气人的是,他们还说风凉话。”

“姜阿姨,让您受委屈了。”岳林说,“但无论他们说什么,我们都必须坚持。我们要让事实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做样子,图表现,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为了打造和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虽然我们井巷现在提质提档了,硬件设施提升了,外在环境变化了,但内在精神面貌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社区发展最为重要的,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岳林还说。

后来,越来越多的居民被感化,他们有的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有的更加讲究穿着、注重言行。

“不可能!不可能!”

年10月的一天,井巷社区主任谢歌向雨花区一位副区长说起社区没有物业,但做到了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时,这位副区长连声说。

几天后,副区长突然造访。他在井巷转了一圈,没看到一个垃圾桶,但到处干干净净,空气里也没有一丝垃圾的异味。在社区垃圾站门口,副区长碰见一个扔垃圾的居民。她手里提着两袋垃圾。

“为什么到垃圾站扔垃圾?”副区长问。

她说:“我们社区没有垃圾桶,垃圾不能落地。”

“为什么提两袋垃圾呢?”

她说:“一袋是可回收垃圾,一袋是不可回收垃圾。”

副区长什么也没说,面带微笑,悄然离开井巷。

但习惯养成的背后,是痛苦的历练。

井巷提质提档后,便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旁建了一个垃圾站。同时,区环卫局又在社区各处安放了垃圾桶。每个单元楼下配了一组垃圾桶,主马路也配了果皮桶。

按理说,垃圾站建了,垃圾桶也安放好了,社区的环境应该更好。但事与愿违,社区的环境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些居民甚至把垃圾扔到垃圾桶旁,乱脏脏、臭烘烘的情况依然存在。

“要不把垃圾桶全撤了,全面实施垃圾分类。”谢歌在社区会上提出。

“放了垃圾桶都不行,垃圾桶撤了恐怕更不行。”

“居民的思想认识跟得上吗?”

大家都有担忧。

但谢歌很坚决。

“要真正做到垃圾分类,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会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下决心,并长期坚持,让大家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就能做到。”谢歌说,“万事开头难。但怕什么!我们有这么多党员,我们先从党员开始。”

随后,井巷的所有党员,所有的志愿者,带头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每天准时送到垃圾站。他们不仅带头做,还负责监督。及时制止乱扔垃圾的现象,及时制止不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现象。就连社区里的雷锋超市也推行垃圾分类。比如居民交一节废电池到超市,可积一分,如果积满一百分,便可兑换30块钱的购物券……

谢歌说,这是一件人心所向之事,她的这一提议会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赞同。

谢歌还说,更没想到垃圾分类的做法,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井巷,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现在,不仅绝大多数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的好习惯,更是自觉地维护支持社区对小区的管理。

谢歌说了一个例子:有人到社区来贴小广告,居民用他们自己的办法,比如打电话告知贴小广告的人上门,然后“抓住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清理所有的小广告。

谢歌发现:居民内心的律动,才是社区最美的音符。

井巷很小,她只有0.24平方公里,户,户籍人口多人,常住人口多人;但井巷又很大,她不仅是长沙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中华大地数以万计社区的一个缩影。数以万计的“井巷音符”,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交响曲”。

井巷治理的探索与蝶变无不告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也是城乡居民人心所向、相融共生的美好图景,更是触动心灵的美妙音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1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