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文学作品肖社芬布谷鸟的叫声

发布时间:2022/6/4 14:47:36   
北京医院治疗荨麻疹 http://m.39.net/pf/a_9104831.html

建设咱教育人最纯净的心灵家园

布谷鸟的叫声

清晨、傍晚,窗外一直回响着布谷鸟的叫声: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清脆嘹亮的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回了那遥远的童年———那个庭院、那座老屋、那片打麦场……

小时候,窗外的布谷鸟叫了,预示着快要割麦子了。

记得那时,我和父亲、母亲、哥哥一道去地里割麦子。我带着大草帽,穿上长袖长裤(为了避免被麦芒扎破胳膊和腿),和大人们一起挥舞着手中的镰刀,汗水从额头渗出,不停地往下淌,也顾不得去擦一下。两手也因搂抱麦子而变得又黑又红。累了,直起腰放眼望去,满地都是辛勤劳作的人们,割麦子、装人力车、捡麦穗儿。头顶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简直要把人和麦子一起烤焦。天气的炎热和身体的劳累,也挡不住人们收麦子的热情。真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啊……

有时候,母亲看我割麦子太慢,故意打趣我说:“真笨,干活太慢了。”倔强的我听了这话打心里不服气,马上拼命地去割麦子。镰刀和麦子摩擦的沙沙声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头也不抬,一直割到麦垄的那头。

人们把割下的麦子拉到打麦场,剁成一个个大麦垛,整个麦场里麦垛排列的特别整齐,像被国家领导人检阅的士兵。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防火,麦场上放着一排装满水的水缸,现在想想那些水缸真的是摆设,如果一旦着火,那点水还真是起不了作用的。不过,那时的人们特别自律,从不在麦场吸烟、玩火。在我的记忆中,也从来没有发生过麦场着火的事件。

瞅准一个大晴天,村民们会把麦剁全部摊开,暴晒一晌午,然后用牲口拉一石碾子碾麦子。碾过的麦秸还要挑出来再碾一遍。生怕麦秸里裹着麦粒,达不到颗粒归仓的目的。

用石碾子碾过的麦子,还要静等着风稳了扬场,筛选出麦子里的杂质。这应该是我记忆中最原始的打麦场了。后来生产队里买了打麦机,家家户户抽号排队打麦子。无论轮到谁家,都是昼夜不停的打麦。我和小堂弟干不了重活,就被大人们派到比较轻松的地方,要么挑麦秸,要么踩麦秸垛。一干就是一个晚上。

麦子打完了,整个都成了一土人,只剩下了白的眼珠和牙齿。大人们看着打麦机前小山似的麦堆,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我们这些孩子早就累得瘫软在麦秸剁边儿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型收割机、大型联合收割机解决了人们收麦子的一大难题。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在乡村生活,向往城市生活,如今又从城里搬回小区,享受着闲适雅静的小区生活。

今天,在这环境清幽的小区,布谷鸟的叫声又在我耳边回响了。这久违的叫声,这熟悉而美妙的旋律,勾起了我的思绪,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作者简介:肖社芬,清丰县固城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曾获濮阳市优质课一等奖、优秀教学能手、文明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一直把“用心做事,传道解惑;用情育人,润物无声”作为座右铭。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

更多精彩:

全国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集锦(视频版)“遇见中教参”征文启事肖社芬:我的家风故事肖社芬:我心中的美味——面糊涂肖社芬:失而复得的自行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平台是多家报刊的重要供稿基地,坚持原创首发,审稿时间为15天。打赏费%归作者(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不再发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4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