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生活环境 >> 关于鸟有很多传说故事和说法,你相信这些吗
(一)鸳鸯鸟与杜鹃鸟
民间有很多动物的传说故事,或者诗词典故,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经过文字或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但基于当时科技并不发达,既没有定位项圈的跟踪系统,使用无人机拍摄,也没有高清晰的远程摄像工具,对于许多事物,特别是动物的习性,只能看到其表像,并没有深入了解的能力,以至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在所难免。许多典故和传说,比如人吃丹药能修炼成仙,动物能修炼成妖精,并对人类报恩之类的故事,因其赋予了一些美好的愿望而倍受欢迎。至于会不会有此事,那便是你信则有,不信则无。下面就通过几个耳熟能详的典故,结合其生存方式和习性,进一步了解这些动物之后,看看你对这些动物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
第一个:“只羡鸳鸯不羡仙”。这是取自唐朝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七言诗。原文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原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诗人写到:这些美女从小习舞,她们的青春芳华都在达官显贵人家度过,能和这样的美女成就姻缘,就像双双来去的比目鱼或着鸳鸯鸟,死有何惧那?真能如此,就算是神仙我也不羡慕了。这就是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一对鸳鸯,色彩艳丽漂亮的那只是雄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鸳鸯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是爱情美满幸福的象征。其实,鸳鸯每年只是在求偶时公母鸳鸯才会在一起。每到交配季节,公鸳鸯聚集在河边,认真地梳洗羽毛,不放过一根乱羽。没办法,不漂亮没人要啊,得不到雌性的认可,就会失去交配权,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界中都是雄性漂亮的原因。鸳鸯在交配期间,出双入对,很是恩爱,一旦交配成功,母鸳鸯独自孵蛋和抚养雏鸟,甚至母鸳鸯会嫌弃公鸳鸯太过鲜艳惹眼,驱赶公鸳鸯远离自己的巢穴,怕引来天敌,对自己孵鸟不利。在此之后,公母鸳鸯都不会在一起生活,直到第二年进入繁殖季节,公母鸳鸯又会求偶交配,只不过它们会重新择偶,去年的情谊荡然无存,夫妻相见不相识。知道这些,这样的夫妻关系你还会羡慕吗?有些男士可能会说:每年换一个新老婆,这还不被羡慕吗?当然有这种情况,但还有另一种可能:你去年中意的情人,今年做了别人的老婆,而你今年求偶因为一根翘起来的头发而失败,成了可怜的单身狗,看着心爱之人和别人亲热生子,这心情,是不是很酸爽?
第二个:“布谷鸟是吉祥幸福鸟”。杜鹃鸟,属于候鸟,只有春天才会出现,传说是忘帝所化。望帝是古时一个部落的首领,一个叫鳖灵的人,能说会道,望帝就提拔他做了宰相,后因其治理水患有功,望帝就把帝位禅让给了鳖灵。但是鳖灵并不善于治理国家,很快就因其骄奢淫逸,搞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望帝听到消息后抑郁而死。望帝死后化作杜鹃鸟,一到春天就催人耕种布谷,因它叫声就是“布谷布谷”,因而得名。杜鹃鸟的喉咙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因此常常有杜鹃啼血化成火红杜鹃花之说。既然布谷鸟是体恤民间疾苦的望帝所化,又是每到春天时候出现,因此古往今来,留下了很多布谷鸟的传说故事和诗词歌赋,认为它是春天的使者,希望的象征,说它是“吉祥鸟”、“幸福鸟”。李商隐就留下:“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
杜鹃鸟杜鹃鸟的食物是甲壳虫,蜘蛛等虫子,属于是益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这种鸟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先进的拍摄技术,人们目睹了小杜鹃鸟破壳、长大的全过程。杜鹃鸟的繁殖方式太可气了:杜鹃鸟总是把蛋下在别的鸟巢里,让别的鸟替他们养育后代。据统计,杜鹃鸟会在多种鸟类巢穴中下蛋。杜鹃鸟的鸟蛋比一般小鸟的鸟蛋孵化期都短,只有13天,因此总是杜鹃鸟的鸟蛋先孵化出来。刚出壳的小杜鹃毛还没长那,就懂得把其他的鸟蛋挤出鸟巢,好让养父母专心喂养它自己。这种谋杀养父母亲子的行为着实有些可恶,有的网友隔着屏幕都想去踹它了。杜鹃不养育子女虽然这是它们的天性,但这种德行的鸟,已经配不上“吉祥、幸福”的美誉了。
一颗法桐上的三个喜鹊窝吃亏上当的鸟鸟们,也开始用各种办法防范杜鹃:斑鸠下了蛋之后雌雄共同孵蛋,夫妻双方轮流守候,这样杜鹃就没机会下手了;有些小鸟把巢穴建的很密实,只留一个很小的洞口,杜鹃进不去,也就无法下蛋;喜鹊的做法一般会在自己的巢穴附近另外再建两个窝,这样一共三个窝,使杜鹃不能准确分辨哪个是真正的巢穴。看,吃亏上当多了,自然要长些心眼,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动物也是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总结和学习,这样使自己的种群繁衍生息,不至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