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纪念节日

发布时间:2022/11/18 1:51:11   

本文乃作者梦梦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赕佛节”,又称献经节,“赕”是祭献、礼佛和施舍的意思,简言之是以供物献佛。节期在傣历每年十一月十日至望日之间,通常要举行三天三夜的大“赕”。届时,由佛爷、和尚集中诵读经文,周围信众都集中到佛寺里聆听诵经和忏悔。每户人家要给佛寺奉献一部或数部经书。这些经书是自己抄的或请僧人抄的。当和尚诵读谁献的经书时,谁就得跪在诵经台前恭听,直至诵毕。所献经书的内容除宣传佛教教义外,还有民间传承文学故事及天文历法、医学知识等。节日里各村寨佛寺中的佛爷、和尚相互邀请对方到自己寺中诵经,加强交流与联系。民间举办大型“赶摆”(集市)活动,夜晚燃放烟花爆竹和孔明灯,还有赛鼓及歌舞娱乐。

傣历节日

“关门节”,又称“进洼节”,在傣历每年九月十五日举行,由此日开始的3个月是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傣历九月十五日相当于农历芒种日,正是傫族地区的雨季,民间停止娱乐,集中精力忙生产。

“开门节”,又称“出洼节”,时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是关门节斋戒期满的日子。传说这天是佛到西天讲经3个月重返人们的喜日,所以各村寨要举行盛大庆祝。人们除到佛寺赕佛及忏悔外,主要是尽情欢乐。因为农忙已过,所以民间探亲访友的、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游山玩水的、订婚娶亲的都重新热闹起来,赕“好轮瓦”,是傣历一月收获后举行,以户为单位给佛寺奉献稻谷。赕“考轮贝”,是傣历二月三日举行,节期13天。信徒们每天轮流去佛寺滴水悼念亡魂,在最后一天(二月十五日),挑新谷新米奉献给佛寺,并将新谷从高处往下倒,谓之“考轮贝”,祝贺五谷丰登。

开门节

萨满主要流行于东北内蒙古地区,解放初期较典型的节日活动,有达斡尔族的“依尔登”、“斡米南”,还有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等。“依尔登”,是达斡尔语音译,意为萨满的祭祀。每年或隔年的农历三月择日举行。节日祭祀仪式在氏族萨满家举行。参加者需带酒、香、哈达和布匹等祭品。舞蹈分4段:第1段请萨满教的本神降临;第2段请主祭神降临;第3段请所有的神降临;第4段送诸神回归。入夜,举行吃血仪式:杀一只3岁羊,取其血,拌上羊奶和酒,吹灭灯火,开始吃血。萨满与其助手共跳求神舞,参祭者高歌伴唱助兴。主祭萨满在跳绳的过程中,将血涂到神树上的神灵面具上,表示诸神也吃了血,接受了祭品。仪式毕,取下面具,将神树埋葬于户外,众人共餐祭品。

达斡尔族的“依尔登”

“斡米南”,意为萨满的盛典。每3年行一次,节期3天,于农历三四月间择日举行。其目的是向诸神献礼,并为族人祈福消灾。与“依尔登”不同的是,仪式在户外另搭大帐篷举行。篷内立两根桦树枝,篷外向南20米处立一根桦树枝作“神树”。树上挂神灵面具,萨满跳迎神舞时有表现神灵附体,卧地打滚的动作,还要与神灵“对话”,请神灵恩典。头两天都跳绳聚餐,第三天举行“库热”仪式:主祭萨满与陪祭萨满各执一根长牛皮绳的一端。牛皮绳以整张牛皮割成,绳上不得打结,将参加仪式的人全部围在绳圈内,并且用力拉紧3次,若一次比一次用去的围圈绳长度有所增加,便预兆着氏族人丁会越来越兴旺。晚上举行吃血仪式,用的是牛血。灯火全熄,萨满跳请神舞,众人击鼓伴唱,声震夜空,气势威烈。当萨满模仿布谷鸟叫时,歌声暂停,让变成布谷鸟来吃血的神灵尽情享用。当牛血拌和的食品涂抹面具用光时,“斡米南”仪式便全部结束。

萨满跳迎神舞

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意为四月会。也是由萨满主持的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四月或八月举行。节日前的准备活动有两项:一是新萨满到老萨满家去学习跳绳一星期左右,其间要杀一只宗族全体成员共献的羊,向神树涂血,众人分食羊肉。二是主祭萨满在助手陪同下,到本宗族各家各户去绕毡房,绕火塘,唱神歌,祈求平安。节日当天,全宗族的男女老幼带着食物和哈达等物,集会于老萨满(担任主祭)家。原始宗教是种自发宗教,多表现为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巫术与各种占卜活动也是其表现形式。

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

原始宗教祭祀节日活动较多,仅举两例如下,布朗族“祭寨神”。每年农历一月和六月择日举行,节期3天。寨神的标志在布朗族地区不尽相同,有的村寨在寨中央竖一木桩,周围垒上石头,象征神灵所在;有的村寨则立5根木桩,以中间那根顶端削尖的木桩为标志。祭祀寨神由头人主持,全寨成员参加。先杀一只鸡,到村寨四周首祭,尔后到寨神前尾祭。祭寨神期间,寨门外高悬木刻、篾盘等物,告示外人不得进寨。若有闯入者,罚猪一头。节期里寨民不能磨刀、背水、出寨、吵闹和劳作。祭寨神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哈尼族“竖龙巴门”、“龙巴门”即寨门,被视作神圣的标志物。每年农历三、四月择日立寨门。哈尼族村寨一般有三个门:正门、侧门、后门。门木制,高2米,横梁上装饰有木雕鸟兽人像等,还悬挂着木刀,以示驱鬼避邪。寨门被当作防御鬼怪侵扰的屏障。寨门越多越保险,因此每年都要立一道新寨门。逐出寨门,是对犯禁寨民最严厉的惩罚。立寨门由“龙巴头”主持,每道程序都由其先示范,大家方可动手。

哈尼族饮食

节日前,节日清早各家派一男子集体上山伐木,由龙巴头制作寨门上的龙头和木头人。有些村寨,每位男性寨民都要木刻一件东西。竖龙巴门时,龙巴头念祭词。先立前门,次立后门,再立侧门。龙巴门上的一对木头人是告诫青年男女农忙季节不许走村串寨谈恋爱的。新寨门竖起之后,全村鸣枪庆祝,然后各家拿出事先备好的食品,全寨聚宴,村中若有不测之祸或不祥之兆,要临时更换寨门,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加以禳解。节日第二天,龙巴头率领村民开始春播大忙。

不论什么宗教,都产生于对自然力的不解与屈从,只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展,才能为宗教的逐渐消亡创造条件。认识到了宗教的本质,也就驱散了笼罩着宗教节日的神秘雾障。

参考资料《中国节日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2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