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中考语文古诗文鉴赏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23/3/15 14:40:39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一、七上《观沧海》

1.原文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参考译文

3.难写易错字

(1)难写字

碣(jié)   竦峙(sǒngzhì)   萧瑟(sè)   澹澹(dàn)

(2)易错字填空

东临石    (1)以观海    (2)秋风瑟    (3)星灿烂   

4.名句理解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树木、百草、洪波等;草木静态,洪波动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通过想象,运用夸张修辞,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诗。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夸张等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二、七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文本背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参考译文柳絮已落尽,布谷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3.难写易错字

囗花落尽子规啼    闻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西

4.名句理解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兼点出闻讯的季节,暗含漂泊、离恨,表现旅途艰难;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运用拟人修辞,既有对老友遭贬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热忱的关怀;后人常用来表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和思念之意。

5.主旨:这是一首赠友送别诗。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写,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感情基调,再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三、七上《次北固山下》

1.文本背诵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参考译文

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3.难写易错字

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    海日生夜    归洛阳边

4.名句理解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潮平风正,帆船在广阔的江上行走的景色。现也有用此来形容一种顺应潮流,乘风扬帆的情形。(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突出万物更新之势,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多用于感叹光阴无情,岁月匆匆,表现新生事物不可阻遏的气势。

5.主旨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全诗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冬末春初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早春壮丽之景,抒发了诗人旅途中深深的思乡之情。

四、七上《峨眉山月歌》

1.文本背诵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参考译文峨眉山头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之中。

夜色中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很想念峨眉山上的月亮,到渝州就看不到你了。

3.难写易错字:难写字:羌(qiāng)

峨山月半秋    夜发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

4.名句理解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写仰望静态之景,俯视动态之景,表现清朗秀美夜色。(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以及思念友人之情;写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5.主旨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月映清江的美景图,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

五、七上《江南逢李龟年》

1.文本背诵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参考译文

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您演出,在崔九堂前也几次听到您的歌声。

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之际,在这落花的时节又与您相逢。

3.难写易错字:难写字:岐(qí)

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闻

4.名句理解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即景书事,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

5.主旨

这是一首忆昔诗。诗人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及叙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六、七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文本背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参考译文

(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人能送酒来。

我在远方怜爱着故乡长安的菊花,(它们)大概靠近这战场开放了。

3.难写易错字:应战场开

4.名句理解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同情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渴望早日平定安史之乱;惜花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5.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写于重阳节登高望远,表现对国事的忧虑、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七、七上《夜上受降闻笛》

1.文本背诵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参考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3.难写易错字:回乐前沙似雪    不知何处吹管    一夜征人望乡

4.名句理解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发思乡之情,表现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写听觉形象,抒发征人心中之情。

5.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羁旅思乡诗。本诗通过描写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表现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思乡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八、七上《秋词(其一)》

1.文本背诵

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参考译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秋天的冷清萧条发出慨叹,我却认为秋天胜过春天。

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诗情也带到了蓝天。

3.难写易错字:寂寥(liáo) 碧霄(xiāo)自古逢秋悲寂; 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4.名句理解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自信的诗情;“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诗。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九、七上《夜雨寄北》

1.文本背诵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参考译文你问我何时回家,我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了池塘。

何时将要与你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追述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3.难写易错字

君问归期有期    巴山夜雨秋池    何共剪西窗

4.名句理解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描述盼望归期。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点明时节,情景交融,抒写自己羁绊异乡的无奈与凄清孤寂。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再相聚;设想来日重逢,在烛光下谈心的欢悦场面;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

5.主旨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这首诗通过对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既描写身处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寂寥和渴望与亲人团聚的思归之情。

十、七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文本背诵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参考译文(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村落里并不为自己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关。夜深了(我)卧床倾听那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

3.难写易错字:难写字:僵(jiāng)   戍(shù)   阑(lán)

易错字填空:卧孤村不自    尚思为国轮台    夜卧听风吹雨

4.名句理解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表达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5.主旨

这是一首咏怀诗。本诗通过冬夜村居、梦中还想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十一、七上《潼关》

1.文本背诵

潼 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参考译文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平原仍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3.难写易错字:难写字:簇(cù)

易错字填空:终古高云此城    河流大野犹束    山入关不解平

4.名句理解

(1)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描写高云簇拥古城,清脆的马蹄声被秋风吹散,显示出孤城的寂寥和辽远。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表现了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诗,也是一首言志诗。这首诗展现了潼关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6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