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阅读的第一本书籍是《回归与希望》,之所以选中这本书籍,因为它描述了16位特岗教师的故事,用乡村教师自己的语言和声音,用自己的记忆和情感,书写了在相对落后的乡村从教的教师历史。通过他们对自己生命历程、职业生涯、学校与乡村的关系、勾勒出新一代乡村教师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教育情怀、身份特征。年我再次回到了乡村工作,我想知道这些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教师从事乡村教师面临的真实状况或困境,以及乡村孩子们在他们眼里的样子。
《回归与希望》里面的16位主人公来自全国各地偏远的乡村学校,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只有一名是来自城区的老师。至于为什么选择到偏远的地方做特岗教师?原因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这三种原因居多。第一是年轻时的一种激情,在他们即将毕业踏入社会前夕,满怀着实现自身价值的抱负和热情而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第二是迫于家庭的经济压力,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早日减轻父母的负担;第三种情况是发自内心对乡村教育的喜爱,也可以说这样的人是很“另类”的,与常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大多都在理想与现实中几度撞击。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不匹配;想象的偏远乡村学校环境差与实际更差的落差;自己的教育理想与学校领导传统的教育观相冲突。无论怎样的一种状况,他们的内心都保持着“做好自己”的初心,真诚、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面临的大多是留守儿童,上学、下学要很远,中午要在学校吃自带的饭,尽管没有先进的硬件教学设备,但是没有阻挡他们孜孜以求的渴望,孩子们更懂得老师给他们一份爱,他们要还给老师全部的爱。他们无时不刻在表达着对老师那份迫切的需要,每位老师仿佛听到了无数个孩子在无数次地表达“老师,我需要你”,农村娃就是用这最朴素的情感留住了这些支教的年轻教师,他们不忍心离开。
其中有一位来自漯河市的王小永老师印象最为深刻,高考时考入江西财经大学,后因家庭贫困自己坚决放弃就读;后又参军考入南京政治学院,工作一年后放弃较高的收入到甘肃最贫困的上坪乡去工作。他说挣太多的钱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就是想到西部去看看,他的固执就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想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顾晓敏放弃城市研究院的工作为“中国而教”,是因为她认为要去做一项可以发光的职业,他们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为乡村孩童点亮智慧。
读着这本书,
联想到我自己,是什么吸引我回归?
年到年,我曾在乡村工作四年,回城区一年半后,春节前期我又回来了。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怀念着乡村的田野,乡村的桃园、油菜花,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还有农忙时布谷鸟的叫声,那种声音让我如此喜悦。和路边的大树一起感受春种的繁忙和秋收的喜悦,更有淳朴的娃儿,放学后背着书包像羊儿一样自由奔跑在田间小路上。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几千年来,我们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可是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我们的乡村文化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乡村是人才的输出地、资源的供给处,可大部分的精英、优秀人才一代一代进入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同样需要睿智的领导者和能干的建设者,乡村需要重建,从乡村教育开始吧!而乡村教师则将利用自己并不丰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撑起乡村基础教育的一片蓝天。
我回来了!还有新分配的29名新教师,这是乡村教育建设的星火,乡村教育的希望,未来不管他们走向何方,都希望这里曾经是一片培植他们的沃土,这可能就是我想回来的原因吧!
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