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拍摄隐秘的四声杜鹃

发布时间:2022/9/28 20:35:16   

夏天,在居民区和公园经常可以听见二声杜鹃和四声杜鹃的鸣叫声,人们把它们称为布谷鸟。有时,天刚蒙蒙亮,“布谷布谷”的高亢鸣叫声就传到房间里。

好多次跟随着杜鹃鸟悦耳的鸣叫声,去寻找杜鹃鸟,步行数百米来到鸣叫声的附近,感觉鸣叫声就在头顶的大树冠上,可却总是看不见鸟影。

功夫总是不负有心人,今年终于看见拍摄到了四声杜鹃。

年6月7日到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游玩,刚刚走到公园门口,就听见四声杜鹃的鸣叫声,急忙跟着叫声步行数百米来到鸣叫声传出的大树下,走动着抬头上望20余米高的树冠,脖子抬得有些酸了,终于看见了被树叶挡住的鸟影,它藏得真是隐秘,转着找了好几个角度,杜鹃鸟都被树叶挡住了大半个身影,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拍摄到大部分身影的角度,需约70度的仰角,连拍了许多张,并录制到了四声杜鹃鸣叫时的身影。

使用尼康Ps数码相机拍摄。

短视频:六月正值麦收季节,四声杜鹃的叫声有点像“快快割麦”,它在催促着人们“快快割麦”。

被称为布谷鸟的二声杜鹃与四声杜鹃外形相似,大小相近,如果在杜鹃鸟没有鸣叫时,远远看见或者拍摄到,要区别是二声杜鹃或四声杜鹃十分困难。

二声杜鹃(大杜鹃,布谷鸟)

杜鹃鸟最好的区别点是鸣叫声:大杜鹃的叫声一次有两个音节(二声一度),四声杜鹃的叫声一次有四个音节(四声一度)。

二声杜鹃的鸣叫声

01:00

杜鹃鸟是巢寄生鸟,它们整天不停地鸣叫,也许是要和雏鸟建立一种亲鸟之间的联系,当义乌父母把雏鸟喂养大,幼鸟就飞回到亲鸟父母身边,跟着老杜鹃飞到南方的越冬地。

杜鹃鸟春来秋去的谜团在年被解开了。

摘录:年4月12日新华社刊登了一篇文章《专家:北京雨燕、大杜鹃堪称“一带一路”生态合作“大使”》,文中介绍:年5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BWRRC)联合英国鸟类学基金会(BTO)开展了北京大杜鹃研究项目“TheBeijingCuckooProject”,他们在5只杜鹃鸟背上装上5克重的卫星追踪装置,研究大杜鹃的迁徙情况。

两年后,五只杜鹃中有四只先后失去跟踪信号,其中“最勇敢的旅行家”北京大杜鹃-福来,被跟踪到了二年的飞行记录,它每年往返飞行3.2万公里,年5月大杜鹃-福来在迁徙归来的途中丧生而失去跟踪信号。只有命名为“飞飞”的(FlappyMcFlapperson)还在飞行。这说明杜鹃鸟的迁徙旅途中充满着艰辛和危险。唐瑞说“‘福来’等四只杜鹃的遭遇也凸显了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生态保护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卫星跟踪记录了这只命名为“飞飞”身长不足35cm,体重不过g的大杜鹃自年5月24日到年6月3日一年内飞行了公里,它从北京起飞,经云南,到印度,穿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抵达非洲,最远飞到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跨越了34条边境线,16个国家。自开始观测以来,这只叫飞飞的杜鹃飞行超过了5万公里。

“北京大杜鹃”项目发现,杜鹃鸟每年从北京飞经东亚、东南亚、中亚、阿拉伯半岛、非洲,跨越数万公里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越冬。

原来杜鹃鸟飞去的那个南方是遥远的热带地区-非洲。

国际鸟盟专家组成员唐瑞(TerryTownshend)对记者说:“北京雨燕和北京大杜鹃应当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生态保护合作的‘大使’。”唐瑞还建议在关键绿地、景区、公园等保留一定比例的自然原貌,让大自然与动植物种不受打扰地生息,也让人类享受健全的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福利。

对候鸟迁徙路线的研究才让人们知道:杜鹃鸟是一带一路的生态合作大使。

end

拍摄鸟雀、拍摄野生动物是一种个人兴趣,兴趣带来了乐趣,许多人乐此不疲。

野拍会带来更多的乐趣。野拍是在徒步行走中寻找和偶遇鸟雀,如同遭遇战、伏击站,需要迅速反应抓住拍摄机会,在这其中常常会给人以惊喜,让人兴奋。

不在意每次都要拍到拍好,只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身体,愉悦心情。

野拍以拍到记录下来为主,增加一种自己拍摄的鸟雀,自乐也;发现鸟讯,拍摄到新的鸟种,大家乐也。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