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的天敌 >> 青未了赵金厚专栏杜鹃啼血声声泪
文/赵金厚编辑
燕子图片
网络
每当麦子成熟,金黄的麦浪向远方伸展,耳畔就会时断时续地回响起布谷鸟的啼鸣。侧耳细听那声嘶力竭的叫声里蕴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韵味,也许这种鸟生来就与收麦有缘。当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浪随着人们的忙割忙收在田间消失时,布谷鸟的叫声也渐行渐远,就像隐居山林的孤客销声匿迹。
布谷鸟有好几个名字,学名杜鹃,又名杜宇、子规、望帝等。每一个名字的后面都隐含着一个凄美哀婉的动人传说,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以杜鹃为线索,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梳理其中的文字,大多是青年男女相爱酿成的悲局。在缤纷多彩的有关杜鹃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在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
相传在很久以前,美丽的长白山脚下,有一对兄妹自幼父母双亡,两个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在亲戚、村邻的帮助下,兄妹俩渐渐长大成人。一晃哥哥娶了媳妇,妹妹也出落成青葱一样水灵灵的大姑娘。嫂子贤惠善良,小姑勤快懂事,一家三口过着乐哉悠哉的美好日子。
姑娘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他看上了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姑娘于是向哥嫂袒露了心迹。作为兄长,巴不得妹妹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也好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随后哥哥多方打听对方,令人失望的是都说男方人品不好,为了妹妹的终生幸福,哥哥拒不答应这门亲事。可妹妹也铁了心发誓非对方不嫁。以后的日子里,妹妹不吃不喝,整天哭得跟泪人似的,最终哥哥没有执拗过妹妹,无奈之下松了口,但心里依然为妹妹以后的日子担忧。
结婚以后,妹妹才发现自己的坚持是一个何其错误的决定,丈夫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婆母刁蛮粗野、不讲道理。日子常常是吃了上顿少了下顿,可恶的婆婆居然要她去娘家借米下炊,出于自尊和羞惭的心理,妹妹拒不应允。凶残的婆婆恼羞成怒,使尽百般手段虐待儿媳,可怜的妹妹多次被打得嘴角流血、遍体鳞伤。
哥哥在得知妹妹的境遇后,虽然讨厌妹夫一家人,但碍于骨肉情面,不得已还是借米与妹妹,希望以此能换回他们母子的良知,进而改变对妹妹的态度。但事与愿违,此举进一步助长了妹夫的嚣张气焰,他们隔三差五就来借粮,稍不随意,便出言不逊。嫂子看不惯妹夫一家人蛮不讲理的态度,后悔当初没有相劝妹妹回心转意,急火攻心哭瞎了双眼。哥哥更是伤心欲绝,发誓再也不借一粒粮食。后来妹妹回到娘家,看到嫂子因自己落到双目失明的境地,她的心情五味杂陈、悔恨交加。当天晚上,妹妹想想事情的前因后果,皆因自己所起,痛哭得柔肠寸断、肝胆欲裂直至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当哥嫂相互搀扶着来看妹妹时已为时已晚,妹妹嘴角流着血,两眼木然地望着哥嫂,眼神里满是羞愧和内疚,顷刻间便闭上了眼睛。回到家里,哥哥在一连串的打击下,精神全线崩溃,居然一病不起,没多久也撒手人寰。
转年春天,到了清明时分,瞎眼的嫂子领着刚满六岁的女儿来给公婆、丈夫和妹妹上坟烧纸。当她祭奠完毕欲起身离开时,突然从坟地旁边的乱草丛中飞出一只鸟,在她面前飞来飞去挡住了道路。嫂子一愣,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让我们走?”小鸟落在一棵没有几片叶子的树干上,张开嘴说:“嫂子慢走,我是你的小姑啊!我想你。可是我不敢进村子看你,我怕别人骂我是害人精,害得你和哥哥家破人亡啊!”嫂子一听是妹妹的声音,连忙招呼女儿:“她是你姑姑,快点叫姑姑”。谁知女儿把头一摇,气冲冲地说:“我才不叫你姑姑呢!你害得我没有了爸爸,妈妈又瞎了眼睛,你是个臭姑姑!”。小侄女的一番话让妹妹无地自容,一闪身钻进草丛里不见了。只听见她低沉哀婉地叫着:“布谷,布谷!”,仿佛在提醒人们,不要错过了播种时节,又像是在告诫人们:要学哥哥勤劳耕作,而不要学丈夫好吃懒做。
传说讲得凄婉哀伤,让人流泪。于是人们就给布谷鸟冠以种种恶名,比如“光棍”、“骗子”等等,我常常觉得好笑——须知布谷鸟仅仅是一种鸟,又怎么能用衡量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它呢?
很多次我坐在键盘前,眼前就会浮现出熟麦飘香的五月,年轻的我回到家乡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挥镰割麦,弓着身子,亲近着土地。当我直起腰来,用毛巾擦一把热汗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只布谷鸟从麦浪尖上一掠而过,留下几声短促而简洁的鸣叫!我会追着渐飞渐远的布谷鸟的身影,想到许多问题------
作者简介:赵金厚,供职于山东省郓城县南赵楼镇中心校。酷爱文学,热爱生活的多彩与浪漫,甘愿用文字感恩世间的美好。著有中篇小说《选择》。有诗文散见于多家报刊与《学习强国》等多家网络平台。
壹点号心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