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的种类 >> 豆瓣高分前苏联电影战争,永远是孩子的事
关于战争,很多时候我们在讲述一种英雄主义,比如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有许多甚至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特派员、间谍等等,当然,战争也会毫不留情地将孩子卷入其中,比如放牛娃王二小,比如影视作品中的小兵张嘎,但是对于战争,孩子眼中看到的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呢?
在前苏联导演安德列·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伊万的童年》中,就试图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眼中,去看待战争。这部电影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年出品,获得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的金狮奖。
作为前苏联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的安德列·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也是他的处女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在剧情或手法上有所缺陷,恰恰相反,这部电影即使是在今天依旧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1.战争是大人的事,与孩子无关
电影的主人公——12岁的伊凡,是个小侦察员,凭借身材瘦小的优势,在二战中为苏联军队提供了不少帮助。
在完成一次艰难的任务之后,上级便要求他去军事学校读书,而不是留在军队里。伊凡反抗、出逃、哭诉,始终不愿意去军事学校,而是想要留在军队里,为苏军继续探查敌情。
一个12岁的孩子为何会对战争有如此热情?
复仇。
复仇的欲望是不分年龄的。
伊凡的母亲和姐姐都惨死在法西斯的手下,母亲在井边倒下的情景一直没有办法从他的脑海中除去。战争打破了伊凡一家原本平静的生活,伊凡伤心之余,最大的念头就是为妈妈和姐姐报仇。
中尉曾对伊凡说:“你应该去军事学校,战争不是孩子的事。”
是啊,孩子本应该属于无忧无虑和天真烂漫,战争是万万不能伤及到无辜的孩子的。可是,他们的父亲被拉去打仗,九死一生,他们的母亲在家,被敌人杀死,即便是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又怎么对这些发生在他身旁的事情置若罔闻呢?
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反面,是生活在德国的孩子,在澳大利亚作家马克斯·苏萨克的《偷书贼》的描绘下,法西斯国家的孩子过的也并不好。这群孩子似乎在渴望战争,但他们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之后的不久,德国也遭遇轰炸,《偷书贼》中的孩子莉塞尔养父母的家也变成一片废墟。
回到《伊万的童年》,伊万依旧在做小侦察员,又一次的行动中,中尉他们再也没有等到伊万浑身脏兮兮地回来,直到战争结束,大家高呼着“胜利啦!胜利啦!”,在德国人的监狱中,看到了伊凡的资料,上面写着:绞死。
诚然,战争是大人的事,可孩子却也要承担后果。
2.战争在现实与梦境中挣扎
电影是改编自弗·鲍哥莫洛夫的《伊凡》,而导演安德列·塔可夫斯基却决定要在影片中加上伊万的梦。
恰恰是这梦,成了电影的点睛之笔。
在电影《伊万的童年》中,伊万的梦并不是连贯的,而是破碎的、抽象的,以插叙的形式将片段散落在整部影片中,以此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在梦中,伊凡和妈妈一起摘苹果、打井水、听布谷鸟的叫声…和姐姐在沙滩上捉迷藏、奔跑、玩耍…明明是在春天,战争却给了伊万冷酷的一击。
而每梦到妈妈和姐姐一次,伊万虽然满脸泪痕,但是报仇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这也是他屡次从军事学院中跑出来,回到军队想要做一名侦查员,甚至参加游击队都可以。
对于伊万而言,做梦是幸福的,因为只有在梦中,妈妈和姐姐的脸庞才格外清晰,就像还活着一样,可以对话,可以玩耍,可以撒娇。而对于这个12岁的少年来说,做梦又是残忍的,因为每一次梦境的美好都让他醒后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梦中的感觉都是不存在的,只有报仇的念头格外清晰。
安德列·塔可夫斯基也正是用伊万的梦,再加上镜头的来回切换,在营造一种悲壮而又诡异的气氛,在对比中,突出了战争对于孩子影响之大,原本的小天使,由于心中的仇恨种子,眼神不再清澈,而是变得冷酷。
孩子,永远是战争的牺牲品,不论是对于胜利方还是失败方。
3.打响战争首先从绝望的井底
影片开始的一段,就是伊万的梦境,在井边,伊万和母亲盯着清澈的井水,看着井里耀眼的星星,仰拍的视角,是母子俩平和愉快的脸庞。
伊万下到井里玩耍的时候,站在井边的母亲被德国人射杀,在井里的伊万目睹了这一切,水桶也由此从上方坠下,砸入深深的井里。伊万的幸福生活也就此被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伊凡梦境的时候,从躺在床上的伊凡的手,结合房间里的水滴声,放大到伊凡的指尖,镜头就已转到梦境中,湿漉漉的伊凡和那张亲眼目睹妈妈被杀的错愕的脸。
包括后来,伊万在房间里玩杀敌游戏,紧张的背景音乐借着房间里的留声机穿出来,伊凡手电筒所照到之处,都是他的妈妈,他拿着匕首早就已经泪流满面。这些在影片中都是相当经典的片段。虚实相结合,现实与梦境相转换,无缝衔接,不觉生硬。
在沙滩上的奔跑、在卡车上的无声对白,都是一段漫长的镜头,还有后面长达四十几秒的沼泽镜面反射白桦林的描写,又染着一层悲壮和沉重。
常听人说,苏联时期的电影作品精彩程度可堪称教科书,再后来看《战舰波将金号》的时候,尤其是敖德萨阶梯大屠杀和炮轰敖德萨剧院的两段场景中,感受颇深。对于《伊万的童年》中所涉及到的儿童与战争,更是在真实与梦中找到平衡点,强调了战争给孩子带来无法磨灭的伤痕——战争永远都是孩子的事。
阅读推荐: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四十岁,生活才刚刚开始
《死屋》|最接近地狱的地方——西伯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