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的天敌 >> 惊蛰春雷乍响醒蛰虫人境物候
□李建中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惊蛰》诗这样写道:“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春天的其他节气都显得温润和煦,只有惊蛰,带着惊天动地的气势,轰隆隆地惊醒了天地万物。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6日,今年在3月5日。惊蛰原名“启蛰”,西汉初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字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称为“惊蛰”。关于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阐释的:“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是“藏”的意思,指昆虫等动物冬天藏伏于土中不饮不食的状态;“惊蛰”,则是指春天的雷鸣将蛰伏冬眠的昆虫们纷纷惊醒。
现象:桃红柳绿黄鹂鸣
民谚说:“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实际上,昆虫们并不是听到雷声而被惊醒的,春回大地、天气变暖才是它们从冬眠中醒来的根本原因。惊蛰时节,日照显著增加,气温明显上升,春天的脚步由南向北跨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迈进。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很大,各地迎来第一声春雷的时间相差也很大。从多年自然物候及气象资料看,惊蛰响春雷的气象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云南南部及华南地区早在1月底、2月初即可听到雷声;而东北、西北地区,惊蛰时仍是一派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北京的初雷时间要到4月中下旬。即便在南方,惊蛰时候的气温也并不稳定,正是乍暖还寒时候,遇到冷空气南下时,也会冷意十足。
惊蛰时节,在南方广大地区,桃花红了,菜花黄了,柳叶绿了,黄鹂叫了,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惊蛰物候,古人是这样归纳总结的: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是说桃花在此时开始开花。桃树是我国传统的果树和花木,树态优美,惊蛰后开花,色彩艳丽。在中国,桃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还是爱情的代言。《诗经》里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唐诗里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候仓庚鸣,是说此时黄鹂开始鸣叫、求偶了。仓庚即黄鹂鸟,又叫黄莺。我们许多人对黄鹂鸟的了解并不多,但大都知道它的叫声悦耳动听,而这多半来自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吧。三候鹰化为鸠,鸠即斑鸠,也就是布谷鸟;鹰化为鸠,是说这一时节天空中看不到老鹰的踪迹,在古人看来,老鹰们应该是变化成了正在田野里啼叫的斑鸠。
农谚说:“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气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代表着一年春耕的开始。此时正值“数九”里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是农作物发芽和生长的好时光,祖国大地由南向北渐次开始春耕、春播。各地关于惊蛰忙春耕的老话儿很多:“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了惊蛰节,耕田莫停歇”“种在惊蛰口,一碗收一斗”“惊蛰种瓜,遍地开花。”南方广大地区,陆续开始水稻的育秧和玉米的播种。如果说在惊蛰前农人们还相对空闲的话,那么到了惊蛰节气各家各户都忙开了,所以有“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过了惊蛰节,亲家有话田间说”的说法。
万树桃花映龙泉。邱海鹰摄
习俗:蒙鼓祭虎压惊枝
千百年来,人们在惊蛰节气都做些什么呢?从种种民俗活动看,主要是围绕着春雷、春耕和驱虫、驱邪、祈福来展开的。
蒙鼓皮雷声乍响,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隆隆雷声是从何而来的呢?古人认为那是雷神在天庭击打天鼓发出的声音。鼓,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打击乐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很早就在军队进攻、重大庆典和人生礼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惊蛰日雷神在天上敲响了天鼓,大地万物被“鼓声”唤醒,人们相信这一天是为鼓蒙皮的最好日子,所以形成了在惊蛰日祭雷神、蒙鼓皮的习俗,表达的是敬畏自然和顺应天时之意。
祭白虎在广东等地,有惊蛰日祭白虎的习俗。这里所说的“白虎”,不是指白颜色的虎,而是与青龙、朱雀、玄武对应的圣兽白虎。在民间信仰中,虎为百兽之王,既能管理和驱使百兽,又具有降伏邪魔鬼怪的能力。惊蛰一声雷鸣,蛇虫鼠蚁都醒来了,祭拜白虎,就是为了借助虎威驱百虫,除百害,包括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拜祭时,先用猪血糊到纸绘老虎的嘴里,再将猪肉抹在它的嘴上,意在使其吃饱后不再伤人,专心对付害虫鬼怪,保佑家人平安顺利。
压惊枝惊蛰到来前,各地的人们就忙着修理、打磨和添置锄头、犁耙等农具,准备好耕牛的草料,以备春耕。在川渝部分地区,流传有“压惊枝”的习俗。惊蛰到来时,天上开始打雷了,而桃树、李树、梨树等果树正处于开花或将要开花的时节,花朵容易被雷声惊吓而掉落。于是,人们找来一些石块压在或绑在果树的枝桠上,据说这样就可以让果树少掉花、多结果。压惊枝表达的是人们对水果丰收的美好祈盼,实际上也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压上石块的树枝在风雨雷电中的稳定性会好很多,花朵便不容易掉落,能更好地扛过风雨结成果实。
驱蛇虫惊蛰时节,各种蛇虫鼠蚁相继醒来,它们四处攀爬觅食,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危害。于是,各地都流行有惊蛰节气驱蛇虫的习俗。不少地方是点燃香和艾草熏烤家中四角,以驱赶蛇虫鼠蚁和因冬季缺少通风而弥漫在室内的霉味。另一些地方则是将石灰撒在门槛外,可以起到很好的驱虫、灭虫作用。在驱蛇虫和霉味的过程中,还出现了通过拍打纸人来驱赶霉运的习俗,称为“打小人”。打小人的用意,也是驱赶对自己不利的霉运,祈求美好的生活。
吃“害虫”许多地方都有惊蛰日炒粮食种子和蔬菜种子来吃的习俗,称为“炒虫”或“爆虫”。炒熟后大家分吃,据说这样就把害虫都吃掉了,可保五谷丰登。在陕北等地,惊蛰日吃炒豆,人们将黄豆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煎熬时的蹦跳之声。福建客家人惊蛰还吃芋子饭,以芋子象征“毛虫”,吃芋子寓意灭掉了虫害。在山东,有惊蛰日烙煎饼的习俗,取的是“烟熏火燎灭害虫”之意。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流行惊蛰节气吃梨子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梨”“离”谐音,所以一般节日都忌讳吃梨。但惊蛰吃梨,代表的是自身可以远离疾病,庄稼可以和害虫分离,寓意身体健康和粮食丰收。
抢抓农时忙春耕。潘建勇摄
养生:清淡饮食平常心
传统医学认为,四季气候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各有对应。在五行学说中,肝脏属木,春天是草木生长的季节,也是人的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季节。在惊蛰时节怎么样疏解肝气、养护好肝脏呢?千百年来,古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饮食清淡一年各个时节的饮食,均应投脏腑所好和所需为宜。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说:“春,肝气旺,肝属木,其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惊蛰时节的饮食,应以清淡温和、减酸增甘为主,多吃一些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清淡食物和甘甜食物,如春笋、菠菜、鸡蛋、牛奶、红枣粥、芝麻粥等,以抑肝补脾,同时增强身体抵御细菌和病毒的能力。民间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说法,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疏肝补脾的功效,可令五脏平和,对身体有很好的滋养作用。
起居有常惊蛰前后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快,昼夜温差大,时有“倒春寒”出现,所以要坚持“春捂”,特别应注意腿脚保暖。与此同时,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容易感到困乏,这就是常说的“春困”。做到起居有常、有规律的早睡早起和适量运动,可以较好地避免春困现象。运动方式以舒缓为主,比如多伸懒腰便可起到可解乏、醒神、增气力的作用;散步时多搓搓双手、揉摩胸腹便有利于疏通气血、升发阳气;走出户外放放风筝跑动跑动,既可活动筋骨,还有助于保持气血和畅、精神愉悦。
心境宁和惊蛰时节,人的肝气处于上升状态,阴血相对不足,加上天气起伏变化较大,容易出现焦虑、心烦等情绪,甚至出现急躁易怒的情况。传统医学认为,肝脏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导疏泄,也就是让全身气血疏通和畅达。一个人如果情绪不佳、心情烦闷,就会肝气郁结,使肝脏受到伤害,即俗话说的“怄气伤肝”。肝受伤后,会影响到脾胃等脏器的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到整个身体,演变成“气大伤身”。所以谚语说:“惊蛰宁,百物成。”惊蛰时节要做到不为百虫所恼,不为百事所急,做到心境宁和,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此便可保证肝脏健康,从而使气血、精神都处于舒展畅达的状态。
卫生防疫民谚说:“早春早春,谨防春瘟。”惊蛰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病毒和细菌活跃的时节,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麻疹等流行性传染病和支气管炎、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冷暖骤然变化的气候,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给病毒的入侵提供可乘之机。在预防上,应注意个人卫生,同时在饮食、作息等方面都做好应对方案。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到了,农人们开始耕种了,学人们也应抓紧时间读书了。“耕读传家”四个字,在中国可谓深入人心,老百姓都非常推崇一面耕田养家糊口,一面读书修身养性。田间地头,犁铧破土好似翻书;书桌之上,挥毫写字就是笔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