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仗义般若寺第2节路途见闻

发布时间:2023/2/11 17:40:23   

仗义般若寺第(2)节:路途见闻

(内容提要:去般若寺途中还要经过蒲阳火电厂、县砖瓦厂,以及当年有领导视察过的馒头山。由于工作和生活经历的原因,小邹多少对这些地方有些了解。)

现在的都江堰市蒲阳镇花溪村图片

小邹从县总工会的打印材料中得知,蒲阳火电厂和向峨煤矿的工人队伍,都是特别能战斗的群体。年底为迎接解放,按照第二野战军邓小平政委“常德指示”。(即不搞起义、不搞进攻国民党军的行动。只是把地方、群众、工厂、矿山保护好,一切等待解放军到来!)在中共湔县地下党的领导下,火电厂组织起护厂队,向峨煤矿组织起护矿队。他们粉碎了内外敌人相互勾结搞破坏的阴谋,把工厂、矿山完整地交给人民。

当人民解放军师进驻湔县时,城里电灯亮堂堂城乡人们照常生活。县城和蒲阳镇,那些打造镰刀、锄头、铁锅,必须用煤的小工厂、小作坊也有煤烧没有停业。再联想到自己初中时同学父亲——周明清当年率领的向峨猎枪队,配合保护向峨煤矿、保护蒲阳火电厂!小邹的感觉是这里的远山近水、竹木树林、厂房楼屋都有一种浩然正气!

顺着火电厂围墙边公路左拐上小山坡,路过县砖厂的大门。昨晚下过雨黄泥巴路上泥泞,自行车不能骑要推着走反而成累赘。砖厂这里前两年县委宿舍修建时,小邹带汽车来拉过砖。他看到工人们操作机器制成砖坯用手推车搬运,在烧砖的轮转窑中高温作业劳动强度大。但他们收入低最高的月工资也才30元多一点,比小邹的40元一个月还少。

因为计划经济下,他们千辛万苦烧制成的红砖才0.元一匹。另一方面砖也是计划物资还很不好买!一直到前两年才调整为0.元一匹实际还是低。又过了许多年砖终于和市场机制挂钩,0.3至0.4元一匹(时下已经人民币1元多一匹),即价格扩大10倍、几十倍的时候县砖厂已经倒闭。

前年小邹还骑自行车来过这里一次,那是和他一起打字的小燕托他来砖厂找她姨爹。原因是姨妈和收养的儿子、儿媳闹矛盾要姨爹回去调解。小燕的意思是干脆他们分家好了,两间一楼一底共4间屋子从中分开,各自烧锅揭灶互不相挠。但姨妈年纪大挑不动水,小燕在城里工作距姨妈家远,有10多里路也照顾不过来。干儿子家必须每天给姨妈挑一担水,否则赶出家门不准在那里居住。

如果他们适当照顾姨妈,双老百年之后4间多平方米房屋都归他们。小燕是姨妈、姨爹唯一亲人,也将放弃继承权。砖厂里小邹经人指点,在几排红砖墙壁、稻草盖顶宿舍的其中一间。找到小燕姨爹一位姓蒋的老人,他和另外3个人合住。这位满手老茧、满面皱纹、饱经风霜的老人爽直地告诉小邹说:他晓得了这个星期天就回去!

都江堰市以蒲阳命名的蒲阳河图片

不知在那本书上小邹看到过一句话: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很难一起生活。听小燕说她还抱怨过姨妈,抗日战争期间那年;做生意在松潘,遇到日本飞机轰炸。那么多没有人要的娃,你拣一个回来吗也好嘛!但姨妈说当时人都吓傻了,逃命要紧谁还顾得上这些?

过砖厂大门就进入农区,这里的山包都不大,山间有灌溉用的水塘。年底党的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分管农业的副总理来川视察。在湔县时他曾到过这里,还把这些山都叫作馒头山,说四川有的是粮食,粮食就在这些馒头山上!为了把湔县农业搞上去,这年县委下文,由副书记罗同春去聚源公社蹲点,同年县委蔡振川书记又到崇义公社蹲点。关于这件事,蔡书记强调,县委工作重点在农村……。

自年小邹到县委办公室当打字员起,他所打印的文件、资料、材料,主要都是谈粮食的!这时候全国人民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农业以粮为纲,县委工作重点是农村。甚至打印四川省、温江地区下发的文件,谈粮食、谈农业、谈种植、谈收成的也多。所以北京来的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也谈农业、谈粮食也算正常现象。

小邹还打印过年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讲话。其中谈到解放前中国人半饥半饱,解放后做到粮食够吃!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每年5月是灌县农村抢收抢收种的日子,油菜、小麦要收起来,水稻要下去。灌县人把这时段叫着“双枪”!又叫大战红五月。小邹自己从上小学开始红五月,都要由学校老师带领,去农村劳动几天。当知青的两年更是几乎每天,都在农村劳动或做事。自年来县委办开始,再到年止;县委的人也是,每年红五月也要下乡劳动几天。去年(年)这现象停止了,听县委办领导说,农村都是一家一户,不需要城里人去瞎帮忙。今年(年),县委机关对大战红五月,连提起的人都没有了。

湔县当年还真的掀起过改造馒头山的热潮,县上还有领导叫小邹他们机关团支部的青年们前来参观,只是打字工作太忙没有来成。现在小邹看到当年馒头山,改造出来的田里种着水稻,地里种上玉米。碧绿的禾苗、平静的水塘、吐露红芯的玉米,很象水墨丹青的画卷。有白鹭在水田、水沟、水塘嬉戏飞翔,它们应该是在觅食青蛙、黄蟮和鱼。

弯弯的山道把小山包串连在一起,远近茅屋炊烟渺渺,竹林树木薄雾弥漫,一切都祥和安宁。天上传来两声杜鹃:“布谷!布谷!……”的叫声。由于田地承包给农民的原因,现在的农时季节比生产队的时候,提前整整一个节气——15天。而且干部不那么忙,农民也不那么累,一切都那么自然有序。诗云:

布谷鸟迟到了,今年人勤春来早。

你才开口叫布谷,遍地禾苗笑弯腰。

……。

(阅者见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几十年过去,当年这些开垦出来的馒头山,已经退耕还林或是改办成花木苗圃基地!)

再往前是小邹没走过的路,因为泥泞自行车轮子上沾满黄泥巴推不动了。还好路旁是这里大队的小学,有老师和几十个孩子们,在几间陈旧的瓦房教室里上课。小邹把车推进去,一个40多岁男老师迎来。小邹讲明自己是县委来的,有事到般若寺去暂且把车寄存半天。

男老师指点小邹,推自行车放进教师办公室。他还告诉说般若寺是家庙,有男女两个和尚都姓曾,实际上是亲的两兄妹。老和尚仁肃50多岁,女和尚仁宇40多岁。现在四周的农民去般若寺山上偷树子的多,县上应该管一管!小邹告诉男教师自己就是为这件事去的。对方高兴地表示这下对了,只要有县上出面管就好了!男教师还告诉说:再过去不远有一条叫花溪的水沟,顺沟走几里路就到般若寺。

现在的都江堰市蒲阳镇花溪村全貌图片

小邹整理一下自己的水壶和挎包,出学校大门再踏上泥泞的黄泥巴山路。他脚上的胶鞋已经不像样子,但在感觉上他并不认为有多难受。因为这条泥泞的山道上来往的人多,都是些背背篼、担挑子、扛木头的,总之身负重物的男男女女,象他这样空手行走的很少。出校门没走几步一个双手提两只篼、还背着一双肩布包的青年妇女迎着小邹。她说:“同志,你是不是去般若寺?”(山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