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的繁衍 >> 该割麦了走,小编带你去丰县地里瞧一瞧
今日芒种
也到了该割麦子的季节
让我们跟着
丰县论坛网友西环路的镜头
一起到地里看看吧
小满过后
又下了一场雷阵雨
干热的西南风劲吹
吹熟了等待收割的小麦
我的家乡是苏北平原上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
村前村后的大田地里种的是
一望无垠的小麦
到了麦收时节
空气里漂浮着的都是
小麦成熟的气息
那气息令人陶醉
沁人心脾
连续几天的干热风
麦穗开始成熟了
晴天的正午
满眼都是等待收割的小麦
看着金黄的田野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
一诗自然而然地吟诵出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再来几张麦穗特写的镜头
小满
小麦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但还未成熟
到大满之时麦粒就籽粒饱满了
等过了芒种的时候
小麦就该收割了
午后的太阳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催熟了苏北平原上了块块麦田
籽粒饱满的麦穗昂首向上
就等着芒种过后收割机的到来了
满眼都是日渐成熟的小麦,在我的老家,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是所有粮食作物面积中最大的。民以食为天嘛,传统的农家思想,使家乡人在种植上很保守,总感觉种植粮食作物是最保本的。种植经济作物是有风险的,比如种植大蒜和洋葱,大蒜和洋葱过山车一样的价格家乡人是承受不了的。
记得生产队时期,整个生产队几百亩的小麦才收获一万多斤小麦呢,每人每年只分三五十斤的小麦,那时一大家人一年只分二百斤的小麦,哪够渗牙缝的呢!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吃到白面馒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分地开始,家乡人的口粮越来越多了,小麦连年增产,普通的一户收个万把斤小麦已是非常普遍了,当年小麦亩产量能达到七八百斤就算是高产田块,可如今正常年份亩产超过一千斤的田块比比皆是了。
个别田块麦种不纯
即将成熟的小麦层次感很强
微风中麦穗不断地向路人点头致意
上一场风雨过后,就有不少田块的小麦倒伏了,那是麦地的主人不懂得科学种田,种麦子时施用的尿素太多了,春节过后又撒了一遍尿素所致,再一个原因就是播种时太过密植,弄巧成拙,得不偿失了,盲目密植加上不合理的施肥,换来的是沉痛的教训啊。科学种田,不服不行啊!
跟随我的镜头,看几块倒伏的麦田吧。倒伏的小麦收割的时候不光产量不行,收割机要的收割费还多呢,普通的田块一亩60元,倒伏的田块一亩元,不愿意割拉倒,自己用人工割吧。人工收割小麦就是活受罪啊,忍痛多花几个钱吧,谁让自己的小麦不争气呢?
看着倒伏的麦田
农户们的心里是不舒服的
村子里已经提前进驻收割机了
就等着芒种之后的一声开镰了
“有烟必查,有火必罚”这样的防火标语遍布农村所有的田间地头,村级公路上镇里的宣传车上的大喇叭不厌其烦地咋呼着。还没到正式开镰之际,政府的麦季防火标语早就贴在电线杆上了,防患于未然吧,如今宣传工作及时到位,防火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了。
清明过后点种的春玉米已经快一人高了
在我的家乡
哪家门口没有自己的小菜园啊
栽点黄瓜、豆角、辣椒、茄子等蔬菜
吃着方便还安全
到处是一派喜人的田园风光
铺上地膜栽植的小瓜开始开花了
农家肥种的甜瓜吃起来特别甜
前段时间栽植的土豆也快该刨了
春花生开始开花了
种花生铺上地膜既能增加产量
还能提前收获呢
花生长得不错吧
刚下过雨
勤劳的主人就开始薅草了
这株番瓜长势旺盛吧
过不了几天就该开花了
老家的人都显得很勤快
每家都有自己管理的小菜园
黄瓜和豆角即将开花
在老家,果园已经不少了,苹果树、桃树品种齐全,从六月到深秋品种繁多,苹果套袋多年了,如今桃子已经有鸡蛋般大小了,并且也开始套袋了,绿色水果产业的观念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
山楂开花才几天啊
你看
一嘟噜一嘟噜的山楂
已经从枝叶间冒出头来了
如今
布谷鸟的叫声越来越响亮了
再过几天就该到芒种的季节了
家乡变得逐渐忙碌起来了
同时
致敬农民伯伯
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