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谷鸟 >> 布谷鸟的繁衍 >> 母亲译作手稿失而复得英达重回人艺执导话剧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近日透露,多年没有在人艺导戏的英达,今年将回归剧院,为北京人艺执导一部由美国剧作家洛伦·汉斯贝瑞编剧的世界名剧《阳光下的葡萄干》。英达说,吸引他三十年来首次回人艺排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该剧作是自己的母亲吴世良50多年前翻译的作品。这部译作手稿曾遗失多年,失而复得的过程颇为传奇,这也让他决心为圆母亲心愿重返话剧舞台。
难解之缘
一家三口都是北京人艺艺术家
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在中国演艺界享有极高声誉。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既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英达也一直供职于北京人艺,多年来活跃在影视剧领域,能导能演,被称为“中国情景喜剧之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达的母亲吴世良也是北京人艺的演员,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
“我妈妈生于江南名门,天赋高,开蒙早,背书描红,填词作赋,同窗男孩子没有一个比得上她。学罢国学,母亲又入圣约翰攻读电机,继而转投沪江,直到进入清华园,遇到我的父亲。毕业后他们双双考入了新建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母亲显示出比父亲更耀眼的艺术才华,父亲被发去档案室整理资料的时候,母亲则领衔主演了北京人艺的建院开锣戏《夫妻之间》并广获好评。之后她又陆续出演《布谷鸟又叫了》等经典之作,星途一时大亮。同时,外语专业出身的她,也没有停止在译林中开垦耕耘。从毕业后和我父亲联手初译涅克拉索夫的《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到结集成册挪威剧作家的《比昂逊戏剧集》。而且,在那样的年代里,有眼光和魄力选择一部世界名剧《阳光下的葡萄干》,但可惜译作送交出版,未及付梓,漫天的政治风暴已至,将母亲湮没沙尘,直至埋入大狱!一千多个潮湿阴冷的铁窗日夜,我难以想象,我那曾是上海娇小姐的妈妈是怎样熬过来的!但沧海横流,方显出大家风范。我妈妈洗尽铅华,荆钗布裙,厅上厨下,相夫课子。从古文、英语,到绘画、表演,我和姐姐的每一门课,都有母亲参与其中,指引点拨,切磋启发,无异最佳导师。母亲古今中西通透,文武昆乱不挡,自幼习就的十八般技艺皆派上了用场。我相信,我的妈妈正是在陋室灶间卑微琐碎之中,完成了她从一个聪慧才女,到一位伟大母亲的升华。相夫教子的同时,母亲从未放下过手中之笔,又翻译过多种外文名作……”一说起已故的母亲,英达导演言语神情中满溢着崇拜和深情,“我妈妈人格高贵,秉性坚强。《春月》作者包柏漪曾这样形容我母亲:‘她从不诉苦,从不怨天尤人。她身上有一种内在的尊严,一种博大的历史感,使她坚定自若,不被生活的拨弄所左右,赋予她一种独特的高尚气质。’”
失而复得
母亲手稿遗失多年后完璧归赵
让英达特别感慨的是,当年母亲翻译的剧本《阳光下的葡萄干》手稿流失民间,不知下落。但去年某日,英达突然接到朋友发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