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国家级非遗苗族古歌

发布时间:2022/8/17 14:48:17   
北京中科专家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远古时期,苗族人民饱受着战争苦难,为了躲避战乱,多次大迁徙,因为担心各种信息被历史所湮没,智慧的苗族先民便将自己的历史深藏于清雅、空灵而又雄浑悲怆的古歌当中,留存于民族的记忆里。

《苗族古歌》是在原始神话传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

文化特征

内容分类

苗族古歌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洪荒时期,到苗族的大迁徙,以及苗族的古代社会、物质生产、日常生活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苗族古歌总数在万行以上,不同的地区流传着不同的版本,甚至不同的歌师也传唱着不同的版本。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流传的苗族古歌,是苗族古歌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版本。

关于苗族古歌内容的分类,过去将其分为四组十三首。最新的研究认为,苗族古歌应由五组二十首组成。据统计,歌中塑造的有名有姓的人物一百多人,其中一部分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堪称有血有肉的艺术典型。

一、开天辟地歌:苗族先民征服自然的礼赞

这组古歌,包括《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造日月》四首歌。歌中唱道:“我们看古时,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天地万物的产生问题。接着说,云雾生下两只巨鸟,一只叫乐啼,一只叫科啼。是乐啼和科啼孵出了天和地。可是,“天刚刚生来,天是白色泥;地刚刚生来,地是黑色泥:”“天刚刚生来,像个大撮箕;地刚刚生来,像张大晒席?”是神人剖帕用巨斧将天地劈开:“剖帕是好汉,打从东方来,举斧猛一砍,天地两分开。”接着,一位名叫府方的神人出现了:“府方老人家,脚杆有九节,手臂有八双,能吃九篓鱼,能吃九槽粑,嘴巴咬死马,腰杆硬像钢,来把天一顶,来把地一踩,天才升上去,地才降下来,风才来回吹,鸟才自由飞,雨才往下降,树才往上长,人在地上住,再不弯腰杆。”

开天辟地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白天没太阳,夜里没月亮,天是灰蒙蒙,地是黑漆漆;牯牛不打架,姑娘不出嫁;田水不温暖,庄稼不生长。”《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造日月》三首古歌,集中地展示了宝公、雄公、且公和当公四位神人的丰功伟绩。他们运金运银,打造金柱银柱,支撑天地,又铸造日月。四位祖先请来神女月黛、月优帮忙,他们一鼓作气,造了十二个太阳、十二个月亮,挂在了天上。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日月十二双,昼夜不停跑,晒得田水啊,好比开水冒;晒得石头啊,软得像粘膏;晒得坡上啊,草木齐枯焦。”最后,是神射手桑扎射下了十一个太阳、十一个月亮‘,人们这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组古歌,生动地描绘了宇宙初始、天地混沌时期,神人开天辟地、征服自然的历史。古歌中,对天地的形成,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古歌中的神人宝公、雄公、且公和当公,实际是人类祖先的化身。在很多民族的神话中,这是一个神人共治的时代,神和人是难以区分的。苗族人心目中的宝公、雄公、且公和当公,是神也是人。这组古歌,是对苗族先民战胜自然的礼赞,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人类童年时代的生活,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二、枫木歌:对物种起源的大胆猜想

这组古歌,包括《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四首歌。

《枫香树种》的内容,生动地叙述了万物和人类的起源与枫树的关系。在讲到人类的起源时,歌中唱道:“还有枫树干,还有枫树心,树干生妹榜,树心生妹留。”妹榜、妹留是苗语的音译,妹即“母亲”,榜H旷蝴蝶”,原意为蝴蝶妈妈。苗族古歌认为,人、兽、神共有一个母亲,她就是蝴蝶妈妈。古歌描绘了枫树如何生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又如何生了人类、兽类和巨神。《犁东耙西》表现的是远古人类拓荒造田的创业生活:《栽枫香树》反映的是苗人祖先栽种枫香树、培育各种植物的艰难历程。

《砍枫香树》的内容独特,值得特别注意。《砍枫香树》的歌词,涉及古代苗族部族事务的处理问题,集中讲述了理老断案的故事。理老是古代苗族部落中主持公道的老者。歌词说,苗族寨子中因枫香树惹出了矛盾纠纷,于是请理老来断案。第一次请来的理老,一进寨子就叫杀猪打酒。他吃饱了喝醉了,由于舌头发硬,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只好请另一位理老。这位理老骑着公虎来,十分威风。他一进寨子,就叫打酒杀牛。他吃饱了,喝醉了,昏昏而睡。后来,大家请汪俄和立俄当理老,这才断了案,砍了枫香树。枫香树砍倒了,奇怪的是,树根变成了布谷鸟和黄鹂,树梢变成了鹬宇鸟,树叶变成了燕子,树圪疤变成了蝉,木片变成了鱼种。这首古歌,以诙谐风趣的风格,描绘了苗族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管理机制以及部族纠纷的处理方式,同时又对部分动物的起源做出了大胆猜想。

这组古歌,从总体上看,内容比较复杂。可以认定,在长期的口头传唱中,这组古歌经历了多次的再创作,不同的时代,歌师们给它增添了不同的内容。但是,这组占歌的核心内容,表现的还是早期人类对万物起源的猜想,歌词中闪烁着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光芒。

三、蝴蝶歌:探索人类先祖的来历

这组古歌,包括《妹榜妹留》、《十二个蛋》、《兄弟分居》、《打杀蜈蚣》、《寻找术鼓》、《寻找牯牛》、《寻找祭服》、《打猎祭祖》八首歌。

《妹榜妹留》和《十二个蛋》,讲述了枫树生蝴蝶,蝴蝶生了十二个蛋,十二蛋义孵出姜央、雷公、老虎、水龙等,提出了蝴蝶是人类、兽类和神的共同母亲的猜想。

在《兄弟分居》中,歌词内容为之一变,讲述的是,人类始祖姜央出生后,同生物界的兄弟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姜央的兄弟们太多了,“人多争管家,姜央各兄弟,个个想当哥,人人争作大,你当我不依,我当你不服”。结果导致了一场争斗,最后,兄弟们只好分居。《打杀蜈蚣》讲述了人类始祖姜央与蜈蚣发生冲突,最后战胜了蜈蚣。这两首古歌,主要讲述了人类早期经历的磨难。

《寻找木鼓》、《寻找牯牛》、《寻找祭服》、《打猎祭祖》四首古歌,讲述的是苗族的各种祭祀仪式及其祭祀用品的来历。这四首古歌,可以在酒场上演唱,但主要是在家族祭祖时演唱,在很大种程度属于祭词,主要由巫师或祭师在祭祀活动中演唱。

这组古歌,内容比较丰富,但重点在于探索人类先祖的来历。

四、洪水滔天歌:对血缘婚姻的追忆

这组古歌,包括《洪水滔天》和《兄妹结婚》二首歌。

《洪水滔天》讲述了蝴蝶妈妈的十二个蛋,孵出的姜央、雷公、水龙、老虎等兄弟,发生矛盾后分了家,雷公上了天庭,水龙下了深潭,老虎进了森林,姜央分得了平地。有了平地,人类始祖姜央开始耕种庄稼。种庄稼需要雨水。于是,雷公和姜央之间产生了矛盾。雷公为了惩罚姜央,发起了滔天洪水,一时间,洪水滔天,万山崩裂,水稻粮种尽埋没。姜央忍无可忍,与雷公展开一场大战。最终,姜央运用智慧,战胜了雷公,滔天的洪水终于退去。

姜央战胜了洪水,这才发现人类几乎灭绝了,光秃秃的石板上,只剩下他们兄妹俩。《兄妹结婚》讲述了滔天洪水之后,姜央兄妹为人类的繁衍而发愁。他们想尽了办法,还是各自找不到配偶。经过各种手段验证,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要繁衍,必须兄妹结婚。最后,“姜央娶妹做妻子”,开始了再造人类的艰难历程。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兄妹结婚后,“生下一个肉团崽,圆不溜秋像火把。”血缘婚姻给兄妹俩带来了应有的惩罚。姜央一看很生气,拿来一把弯柴刀,“嘭嘭剁个肉团崽,盛满九只撮箕儿,撒在九个大山间。”

这组古歌,以人类遭遇的灭顶之灾为前奏,重点在于追忆人类的血缘婚姻;古歌的核心,可以看做是族外婚时代的人们对远古血缘婚姻的一种阐释,一种形象化的反思。

五、跋山涉水歌: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跋山涉水歌》又译《沿河西迁》《溯河西迁》,是苗族古歌中相对独立的一首。姜央兄妹结婚后,生下一个肉团,姜央看起来很生气,把肉团剁为碎块,抛进山沟。奇怪的是,这些肉团,竟然长成了九对爹娘。这里的爹娘,泛指男女。从此,男男女女成婚配,人类迅速繁衍起来。

人类的迅速繁衍,给自身的生存带来了新的问题:“雀多窝窝住不下,人多寨子容不了。难容火塘煮饭吃,难容簸箕簸小米,难容脚板春确杆,没有地方去开亲,没有地方去花钱。七个公公一-把锄,一个挖地十个等,日子实在太难过;六个婆婆-一架车,一根蒿针共纺线,一人在纺十人看,真是实在太艰难!(这里的六、七、十等形容多,不是确数)”于是,“六对爹妈爬高山,西迁来找好生活。”苗族先民被迫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西迁活动,最后战胜了凶禽猛兽,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完成了西迁壮举,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

整部苗族古歌,可以分为五组,其中每首古歌,可以单独成篇,但不同的古歌之间,又相互连贯。从总体上看,苗族古歌结构宏大,内容丰富完整,比较系统讲述了苗族先民的社会生活,歌颂了苗族先民的创世伟业。

艺术特征

苗族古歌又称“苗族史诗”,由金银歌、古枫歌、蝴蝶歌、洪水滔天和溯河西迁5大部分组成,共1.5万行。神秘的古歌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一直唱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社会制度和日常生活。其篇幅宏大,内容包罗万象。

古歌大多在苗族鼓社祭,婚表活动,亲友聚会、节日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老年人、巫师、歌手等。古歌的特点是五言体,盘歌问答、歌骨歌花交替演唱。诗歌运用古今对比的方式叙述。每段歌词可以反复吟唱。

苗族古歌的分类各有不同,依出版和人们收集到的苗族古歌,从便于习惯法研究的视角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神话类古歌;第二类是历史类古歌;第三类是诉讼类古歌;第四类是婚嫁类古歌。演唱形式以盘歌形式,一般由4人分别组成两组对唱组,先甲方提问,乙方重复甲方问题后再回答;乙方回答完后,紧接着提出问题,甲方重复乙方问题再回答,如此往复进行,直至终场。

全诗属五言体结构,押苗语韵,长达一万五千余行,塑造了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诗中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人们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

苗族古歌是一部别具艺术特色的史诗,歌词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化等多种表现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表现手法上,苗族古歌有不少独到之处:一是语言简洁明快,通俗质朴。苗族古歌属于五言体,只是翻泽成汉语后,才有了五言体、七言体和广言诗体。原生态的演唱语言,保留了少量古语,大部分接近口语。歌词中有大量的排比句,如《跋山涉水歌》巾的“走走又走走”、“行行重行行”等,带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学好记二歌词的这种形式美,往往给聆听者美的享受。二是想象丰富,气势恢宏。苗族古歌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艺术体验。在《开天辟地歌》中,说天“像个大撮箕”,地“像张大日两席”,又想象着用金子和银子铸造日月,结果一时兴起,铸造了十二个太阳、十二个月亮;造的太阳、月亮太多了,人们遭殃了,只得从天上射下十一个太阳、十一个月亮。这种奇妙的想象,极具艺术魅力。又如《铸造日月》中说,苗族先民,九条山岭当炉子,八条山谷当风箱,来融化金银,铸造日月;他们朋岩石当锤子,高山当砧子,打造太阳和月亮这种独特的想象,一方面把苗族先民铸造日月的场景表现得气势磅礴,另一方面给听众无限的遄想和美的体验:再如《运金运银》中捕绘修狃劈山开河的场面,说修狃头上有一对角,他“一撬山崩垮,再撬地陷落。大水滚滚流,到处有江河’’,这种描绘,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传承方式

苗族古歌的传承,一般分为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自学三种方式。

家族传承。在一些苗族聚居区,对唱古歌有严格的限制,没有大的聚会,不让演唱。要学习古歌,最好的办法是家中有老人会唱古歌,向家中老人学习。因此,家族传承成了苗族古歌传承的重要方式。巫师、理老和寨老,都有可能向后代传授苗族古歌。不过,家族传授古歌,一般传男不传女,传男也仅限于子孙范围,极少有人传给女婿、妹夫。

师徒传承。一个苗族青年,要真想学习古歌,家族中又无歌师,只好拜师学艺。作为歌师,特别是身为巫师的歌师,如果有人再三请求拜师学艺,经他考核同意后,可以举行隆重的收徒仪式,将其正式收为自己的徒弟,向其传授苗族古歌。不过,男歌师,一般不会接收女弟子。

自学。苗族的节日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将各地苗族的节日加起来,多达五百个以上。每到节日,苗族群众必然聚会,聚会时,要唱古歌。频繁的古歌演唱活动,对人们自学古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些聪慧的女子,常在这种场合偷学古歌。自学古歌有了一定的成绩,就可以参加演唱。演唱效果好,自然受到听众追捧。一个自学古歌成才者,演唱古歌次数多了,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就会得到更多听众的认可,就会有人请他演唱,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歌师。

传承人物

王安江,男,年11月出生。年6月,王安江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台江县申报。项目名称:苗族古歌。

刘永洪,男,年10月出生。年6月,刘永洪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台江县申报。项目名称:苗族古歌。

龙通珍,女,年4月出生。年6月,龙通珍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黄平县申报。项目名称:苗族古歌。

王明芝,女,年6月出生。年6月,王明芝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黄平县申报。项目名称:苗族古歌。

张定强,男,年1月出生。年5月26日,张定强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申报。项目名称:苗族古歌。

田锦锋,男。年5月8日,田锦锋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台江县申报。项目名称:苗族古歌。

图文摘自百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1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