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9日22时45分,迎来谷雨节气
《谷雨节气:雨生百谷》
作者/宋英杰
出自《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每个节气,都有其最具标志性和特征化的天气。
以全国平均值来衡量,二十四个节气当中,哪个节气风最大?是谷雨。
谷雨时节,风和则暖,风劲则寒。如果将其称为谷风,也合情合理。
《诗经》有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谷风,即温润的东风,它可以善解人意地送来及时雨。
但在人们看来,“谷得雨而生”,大家最在意的,还是雨,催生百谷的雨,所以才叫谷雨。
谚语说:谷雨前后一场雨,胜过秀才中了举。
在人们眼里,谷雨的雨固然珍贵,但更重要的是,它或许是一种预兆:有雨,之后的雨水也丰沛;无雨,之后的雨水也匮乏。所以不只是用谷雨的雨来耕种,还用谷雨的雨来占卜。
当然,如果雨水充足,也不会浪费,“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古人说“雨生百谷,故曰谷雨”。这既是谷雨节气名的由来,也是谷雨时节气候的写照。
在二十四节气起源地区,从前谷雨时节的降水量,既多于之前的清明,也多于之后的立夏。如果说“春雨如恩诏”,那么谷雨节气,便是“恩诏”中最慷慨的那一部分。人们希望“恩诏”能够施行普惠制,“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
“清明下种,谷雨下秧”。有了春暖,旱地才能播种;有了春雨,水田才能插秧。
谷雨时节的天气与物候,一句话便可以高度概括:“榆荚雨酣新水暖,楝(liàn)花风软薄寒收。”
天气渐暖了,薄寒消隐。而晴雨交替的节奏也加快了,“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晴雨如同孩儿的啼笑,可以瞬间完成切换。
古人偏爱以风物作为天气现象的别称,所以谷雨时节的风和雨,被称为榆荚雨、楝花风。风雨似乎也饱含诗意。
李商隐写道:“曾醒惊眠闻雨过,不觉迷路为花开。”被雨吵醒,固然很烦恼,但因花迷路,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迷路啊!
阳春也有阳春的烦恼,除了阴雨、风沙,还有“花絮”——漫天飞舞的杨花柳絮。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落花惹人怜惜,但“柳结浓烟,杨飘花雪”,花粉和飞絮有时真的是让人望而生畏。这不是文人的闲情,而是常人的病情。
但好在杨花柳絮,只是春天的一段“花絮”。“卷絮风头寒欲尽”,花絮落尽,就是暖洋洋的日子了。想到这里,便理性地释然了。
谷雨物候,“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地面、林间、小径上、溪流中,是暮春时节的落花之美。令人感慨,短暂的花季,迎来与送往,竟是两番风物。
在与自然物候的迎来送往之间,人们愈发珍惜“天人共好”的绚丽阳春。
谷雨一候萍始生:萍,因为“与水相平故曰萍”。“萍始生”虽特指萍,但亦是水生植物集体春生的代言物。阳春三月,有两组最经典的“相逢”,一是清明时节风与花的相逢,一是谷雨时节萍与水的相逢。
谷雨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拂其羽,是说布谷鸟翩翩起舞。布谷鸟是古代的春神,鸠鸣春暮,“鸣鸠拂其羽,四海皆阳春”。在人们看来,布谷鸟独特的叫声,似乎是在催耕。但在生物学者看来,布谷鸟的啼叫,只是宣示领地的声音。
谷雨三候戴胜降于桑:古时立春时,女子按照某些春天品物的形状剪裁出各种饰物,戴在头上,称为“春胜”。戴胜鸟羽冠高耸,鸣叫时羽冠起伏,就像是戴着春胜一般,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戴胜”鸟。所谓戴胜降于桑,是说戴胜鸟在桑树上筑巢孵育雏鸟。
谷雨·诗篇
01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02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唐)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03
谷雨初晴缘涨沟,
落花流水共浮浮。
东风莫扫榆钱去,
为买残春更少留。
——(宋)史徽《大观间题南京道河亭》
04
红紫妆林绿满池,
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
画眉小槛晚花迟。
一年弹指又春归。
——(元)仇远《浣溪沙·红紫妆林绿满池》
谷雨·习俗
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采香椿也是充满乐趣的春事之一。
谷雨茶,即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这个时节的春茶滋味鲜活、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辟邪、明目等。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牡丹花也因此被称为“谷雨花”,于是有了“谷雨三朝看牡丹”的风雅习俗。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
在西北地区,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沐浴“桃花水”可消灾避祸,后来又衍生出射猎、跳舞等庆祝活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干脆到郊外闲庭信步走一圈,寓意亲近自然,强身健体。
在陕西白水县,“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而对于渔家而言,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因此有祭海习俗。
审核:邹杰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熊俊、郑英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