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www.bdfzkyy.com/m/要说小时候在农村最深的印象在哪里?北方农村长大的你我肯定会说三个字:打麦场!的确,那时候总是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一家老小全部起床,空气中全部都弥漫着热气,随着金黄的麦田一起,掀起来一层又一层的麦浪。收获,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上在麦收的时候,农村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是起早贪黑的全家老少齐上阵,一块去收麦子。早晨,一家人迅速填饱了肚子,人人戴上草帽,就一起出发了。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收割农机,只有凭借人力,一个个男女老少挽起裤腿和袖子,用镰刀割起来麦子,伴随着一声声咔嚓,手起刀落之间,留下了一地的麦茬子。那时候不仅仅是大人要去干活,连小孩子也要上阵,并且小孩子干活可并不比大人慢多少。一天忙下来,孩子们最喜欢做的就是要和大人比较成绩,谁家孩子干的活多,会得到两颗水果糖的奖赏,那可是让人直接能甜到心里了。收割完毕,一大家人将麦子扎好,一捆捆的,方便搬运出去。这时候人们都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滴下的汗水流到眼睛里,让人感觉眼镜像蜜蜂蛰了一样的疼。即便这样,大家伙依旧是满脸都是喜悦。割过麦子后,地头里还剩下不少漏下的麦穗,在那个年代,老弱妇孺一般都是最后打扫战场的一批人,虽然量不多,不过讲究节俭的农民依旧是要把它们都捡到篮子里,做到颗粒归仓,不容得有一粒一颗的浪费。麦子地的活干完后,重心就转移到了打麦场了。男人们把一捆捆的麦子装车拉到场上去暴晒。这个时候,骡子、毛驴就全部都出动了,有些村子牲畜比较少,大家伙就直接肩挑手扛的上了。等到晚上,打麦场就恢复了平静。满地都是金黄的麦茬,还有无数人留下的汗水。这其实也是宣告了收获的初步完成。摊开的麦子在打麦场上进行暴晒,之后拖拉机来碾压脱粒,按照收割的进度,没有轮到的人家就要先将麦子堆起来,这样,就形成了麦收时候的一道独特场景“麦山”。这堆起来的麦秸垛,往往就变成了儿童的乐园,他们跑着跳着,玩的嗨嗨的。压过的麦子,需要扬场。要求站在逆风的位置,用耙子把麦粒抛往空中,借助风力把裹在麦粒外的麦糠麦皮等杂物吹掉。这样剩下的就是最饱满的麦粒了。麦收季节,天气变化大,早晨还晴空万里,中午可能就会变天了,这时候可不能大意,不然麦子被雨水淋了,那时候再哭都没用了。等到麦粒晒干晒透,大家伙就都能好好坐下喘口气休息下了。一个农忙时节就这么过去了,大家都得到了一年的收成。转眼到了现在,无数的收割机在田地里忙碌着,那种农村忙碌时候的人情味却很难见到了,剩下的只有机器的轰鸣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