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青未了丨蒙山松小小说齐鲁壹点

发布时间:2023/4/9 16:25:28   

蒙山松(小小说)

文/相军

蒙山松,常绿乔木,叶针形,茎干坚韧,耐干旱,比北方其他地区的松类植物更具抗风能力,与苦艾草、金银花并称为“蒙阳三宝”。

——摘自《蒙阳县志》

老碾“吱吱”地转着,地瓜干在碾磙子下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杏子边抱着碾棍转着,边想着心事:锁子哥该从县里体检回来了,不知道验上了没有?

“咕咕咕!咕咕咕!”碾旁有个麦秸垛,麦秸垛后头猛地响起布谷鸟叫,接着,一个黑影“咚”地落到了杏子跟前。

“装神弄鬼的,把人家吓死了。”杏子嗔怪道。

“你一个人在这都不害怕,多了一个人怎么反倒怕了?”来人嘿嘿笑着,正是刘铁锁:“来,俺帮您轧吧。”铁锁接过碾棍跑起来,脚板砸得地皮忽闪忽闪的。

“那件事,成了?”杏子低着头问。

铁锁停了停,扮了个鬼脸说:“就凭咱这石头一样的身板,哪有验不上的道理,可能再过三五天,就要走了。”

杏子一个踉跄,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俺来给你说一声,也叫你高兴高兴。”铁锁料定杏子会为自己高兴的,哪料到杏子鼻头一酸,竟抽噎起来。

这天,她一夜没睡,比量着铁锁的脚码纳了一双鞋垫,鞋垫上绣了一棵苍翠,挺拔的蒙山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蒙阳县出动支前群众三百万六千人次,独轮车一百万零九百辆,卸门板三十九万余块,二十八万民兵成为革命烈士。

——摘自《蒙阳县志》

这棵蒙山松有几百年历史了,传说是蒙山娘娘巡山时亲手栽植,得日月精华,天地灵气,至今根粗叶茂,虬枝舒展。它屹立于蒙山之巅,主干伸出十丈开外,大有把沂蒙山七十二崮尽收眼底之势。站在树下,可以看得见远处孟良崮上高大崔嵬的烈士纪念碑。

“杏子,明天,我就要走了,你……”铁锁爬山时活蹦乱跳的,像只敏捷的猴子,此时却结结巴巴的,像个呆子了。

杏子看着铁锁,不动,也不说话。

“我走后,你多保重,我家里父母身体不好,许多事就托付你了。”

杏子点点头,却更咬紧了嘴唇。

平时爱说爱笑的铁锁抚摸着蒙山松粗糙的树皮,神色突然庄重起来。他把胸脯挺得老高,头昂着,眼睛里有一撮火苗闪动。

杏子觉得这时应该说点什么,就咯咯地笑了,望着他。

铁锁说:“杏子,我给你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棵蒙山松下,你该听说过吧——关于我爷爷的。”

“知道个大概,你快讲讲吧。”杏子靠他近了些。

“听爹说,60年前,日本鬼子对咱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咱这里各村都成立了游击队,爷爷当时是蒙山游击队的交通员。年10月,他给八路军送情报时,被鬼子抓住了。鬼子把爷爷捆起来,逼他说出八路军的行军路线,爷爷一口痰吐在了鬼子小队长的脸上……”

铁锁远眺着孟良崮顶上高大的烈士纪念碑,声音在密匝匝的松林间回荡。

“这天黑夜,鬼子把全村乡亲们赶到这个山坡上,用一根粗井绳把爷爷吊在了这棵最老的松树杈上。鬼子点着了松明火把,把山顶照得跟白天一样。鬼子把爷爷吊在半空,又猛地放到地上。这样吊了几次,爷爷已经变成一个血人。当时,蒙山游击队就在对面的山头上,爹也在那里,蒙山山顶上的一切都瞧得非常清楚,爹哭着要去跟鬼子拼命,游击队员们也憋不住了,要去救爷爷……”

“就在这时,就听见爷爷沙哑的声音在山谷中荡开来,乡亲们呐,不能上鬼子的当啊,鬼子端着枪等着你们过来啊。乡亲们都呜呜地哭了,鬼子见在爷爷身上得不到什么,就一刀扎进爷爷的肚子里。”

铁锁声泪俱下,杏子也已哭成一个泪人儿了。“自小,爹就对俺讲,要记住爷爷是咋死的,要记住咱蒙山人是咋过上好日子的,如今俺长大了,也念了书,懂得道理了,俺就想当兵啊!”

“快别说了!”杏子哽咽着:“俺也没拦着你啊。放心地……去吧。”

第二天,刘铁锁戴着大红花,在乡亲们的簇拥下,走了。

杏子一个人跑到蒙山顶上,看着通往县城的山路,站了很久很久。

蒙阳是向全国各地输送优质兵员的大县,连续30年被上级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县”。年7月1日,在进驻香港的余名官兵中,有名是蒙阳籍战士。

——摘自《蒙阳县志》

打那往后,杏子就天天跑到村口,盼着那个常进村里送信的高个子邮递员。

铁锁常来信,每次信里都告诉她许多新鲜事,比如说班里哪个紧急集合穿错衣服了,哪个为治八字脚睡觉时要捆背包绳啦,等等,常常让杏子笑出了声。

铁锁也邮来了许多好消息,比如今天晚点名时受到连长表扬了,昨天训练考核得了第一了,等等,又叫杏子倍感安慰。

铁锁信里也说了不少叫人心跳的悄悄话,比如做梦和你拜花堂啦,亲你的照片时被战友瞧见了,等等,叫杏子脸上飞起几朵红云。

杏子每信必复,鼓励他好好表现,不要挂家。

就这样,转眼过去了九个月,这年夏末,杏子接到了铁锁的信。信很短,说南方长江流域发了洪水,自己随部队要去长江抗洪。

于是,杏子在自豪的同时也为铁锁揪紧了心。很少看电视的她,一吃过晚饭就看《新闻联播》,希望从那无数个穿迷彩服的影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

一个多月没有铁锁的来信。

这天中午,下田回来,一进门,杏子就楞了:屋里坐了几个人,都戴了“大檐帽”,其中一个,她见过一面,是乡武装部的李部长。莫不是锁子哥回来了?她心里一阵紧张,他在信里可从没提起过呀!要不,他在部队犯了错误,出了啥事?杏子害怕了,她看看妈,妈低着头,看看爹,爹抽着烟。

一个高个子军官站起来说:“你,就是孟小杏吧?”

他咋知道俺的名字?杏子有些慌乱地点点头。

“你写给刘铁锁同志的信,我们看了……,我代表部队……谢谢你!”军官的声音变得低沉。

杏子的脸红了,心想,这个人真是,怎能随便看人家的信呢!

“小杏同志,刘铁锁在抗洪救灾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坚强,他……”

“他怎么啦?”杏子瞪大了眼睛。

“他再也不能回来看你了。”军官轻轻将头扭向一边。

杏子脑袋里像有千万只蜜蜂飞舞,俩眼一黑,便啥也不知道了……

年8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蒙阳籍战士刘铁锁在抗洪过程中抢救群众89名,最后在簰洲湾大堤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

——摘自《蒙阳县志》

军官捎回了铁锁的一件遗物,那是一双鞋垫。鞋垫新崭崭的,上面绣了一棵苍翠、挺拔的蒙山松。

一连几日,杏子捧着这双鞋垫,不说话,也不吃饭。军官说,按照部队的计划,要大力宣传刘铁锁这种抗洪精神,一是要请铁锁的亲属到部队去作报告,二嘛,铁锁的亲属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部队能帮忙的尽量帮忙。

作为杏子来说,她还能有什么要求呢?铁锁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去部队行走不便,只有她能代表铁锁的亲属去部队了。

临行前,她又来到了蒙山顶上,来到了那棵粗大的蒙山松下。

山峦依旧,松树依旧,锁子哥却再也不能回来了呵!

杏子想起铁锁拉着她爬山的情景,想起他做鬼脸的调皮表情,想起临去部队前的那天晚上,他在这里给她讲爷爷的悲壮故事。耳旁还响着他低沉的声音,他怎么就走了呢?

俯瞰蒙山,密匝匝的松树在风中摇摆着,也在诉说着对锁子哥的思念吗?

杏子抹了抹眼泪,猛然发现山下一个人影正艰难地向山上蠕动。那是一个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山风拂动着他花白的胡须……

“爹”,杏子跑着迎上去,坚定地说:“俺想好了,俺要向部队提一个要求:俺也要去锁子的部队,去当兵!”

起风了,松涛哗哗响着,从一个山头踅向另一个山头。

相军(男),出生于沂蒙山区,入伍后到太行山脚下,年调入中央电视台济南军区记者站,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创办北部战区陆军第一个网络电视节目《北陆新闻》,自主择业后,年创办鲁兵传媒集团。

壹点号真言贞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0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