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它的啼鸣悦耳,它叫的时候又恰值春暖花开。那也是农民们忙碌的时节,所谓春种秋收,那正是播种的时候。
布谷鸟的叫声听起像用我的家乡话说:“赶快插禾”,真是太应景了,这不就是提醒人们抓紧时间播种么?久居城里,我已经多年没有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了,不过,现在想象起,小时候农村一片忙碌的景象仍然会在我脑海中栩栩如生地浮现。
投资其实也跟农民种田一样,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播下优良的种子,这个合适的时机不妨就称为投资的春天,优良的种子就是优质的投资标的。但投资与种田大不同的是,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你都无法提前预知,而四季轮回对农民来说不需要预测,他需要做的是一定要在春天来时播种,秋天来时收割。何时春天?哪个是优良的种子?这是投资人要解答的问题,而且需要不断地解答。而对于普罗大众,这些问题答不答似乎就不重要。不过,最近我有一点新的感悟,觉得普通人也要考虑在自己人生的长途中,何时是投资的时机,警惕在春天种下劣质的种子。以我的年龄,身边朋友多为人到中年,事业稳定,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精力都处于巅峰,因此,工作收入支付日常开销后也理当有所富余。我认为,此时便是他们投资的最佳时机。如果此时投资得当,将来便可扫除退休时收入剧降的后顾之忧。或者即使收入不会剧降,仍然无法摆脱不得不工作的命运——因为身边的朋友多为脑力劳动者,退休了多半还能工作。我个人觉得一个人毕其一生都不得不为了钱而工作是件蛮悲哀的事,因为如果这样他就体会不到不为了钱而做事的快乐。好,我下面来分析一下,退休时不必为了钱而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中年”我假定就是40岁。现在假设这个40岁的人自己或者能找到一个机构或者人,帮他在接下来的16年里持续实现25%的年复合回报率。那么,他现在投资30万,等他56岁时,这笔投资就可变成多万,即使算上通货膨胀,我估计这笔钱也够保证他不必为钱而工作了。因为那时,回报率即使降到10%,他每年都可获得万的资本收入。问题是,16年25%的复合回报率可是个惊人的数字,巴菲特最早十一年做对冲基金的时候的年化复合回报率31.6%,给合伙人的净回报率刚刚超过25%,现在,他的复合回报率已经降到20%左右。不是因为巴总本领越来越差,实际上他的本领是越来越高,实在是因为他管理的资金规模后来变得太大了,必然会降低他的回报率。好,我们降低一点,将上面假设的回报率降低5个百分点,即20%。还是一开始投资30万,19年多,这30万才会变成万,那时,这个40岁的人刚好也到了退休的时候,没所谓,仍然很自由,不是么?持续20年20%的回报率在投资历史上仍然是个惊人的成绩,足可以使这个资金管理人进入最顶尖的投资者行列。所以,我们还得降低对回报率的要求,我们再降低5个百分点,即15%。此时,要大约25年,才能将初始投资的30万变成万,也就是说,这位40岁的人可能要工作到65岁才能比较从容地退休,不必为钱而工作。好,如果这个人不想延迟退休怎么办?办法是有,比如提高初始投资的金额,或者在接下来的年份中追加投资,或者自己多存点钱出来,不管是哪种,归根到底就自己多出些原始资本。各位不要嫌15%的回报率太低,事实上,这个回报率如果能够持续25年(以现在金融市场的周期,25年可能会有5个牛熊的周期,肯定会遇到大崩盘,也会有超级牛市),取得这样的业绩也可以跻身最优秀的资金管理人行列了。然而,如果这个40岁的人运气不佳,他自己做投资或者只找到这么样的一个资金管理机构或者人,即年化复合回报率只有5%,那么即使他延迟退休5年,30万的初始投资25年也只能变成万,别说25年后了,就算现在,有万在手也不敢退休啊!因此,投不投资这个30万对这个人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如果你认为5%的回报率是我说出来吓吓读者诸君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我们看看年发售的QDII基金,7年多过去了,还都达不到这个回报率,它们还在亏损中呢!
《投资者的记分牌》这本书主要由我最近八年的投资日志组成,为了保证书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我也特意撰写了一些章节,同时也为一些日志增加了后记,补充了新的看法或者事件的最新进展。绝大多数成功或者失败的投资,事后看给人总是显而易见的感觉,但其实事前判断并不容易。历史只有一种结果,而未来则有无限的可能,投资实际上是基于对未来各种情境发生概率的预测。这也是我希望以日志的形式呈现本书的原因。
本书的一大特点即大概一半的内容是投资案例,有的还是正在发展中的案例,这对于作者当然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对于读者同样是检验自己投资眼光的一个机会。如果你是对投资一无所知的读者,本书也可以作为引你进入投资之门的选择,循着我的阅读足迹,相信你也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进入投资领域的路径,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最后,我想说,布谷鸟啼时,一定要播种,希望我们都能播下优良的种子,这样十几年之后,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而且,现在就是我们播种的良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