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缕斩不断的情丝,越想越想,越想越近,看见一个物什,忆起一段童年,恍惚间便走进那记忆里的夏收。
芒种前后,一种唤作“盼黄盼割”的布谷鸟,不知疲倦的提醒着乡亲们要开始割麦子了,说也稀奇,这鸟儿也是有家乡的,生在哪,便能鸣叫出哪的方言,也算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鸟了。
关于盼黄盼割,据父辈们讲,有一则简短的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不但懒且怕吃苦,有一年麦子熟了,邻里们都忙着收麦子,他则嫌热嫌累卷在家里睡觉,有邻里催促,他便应回“麦子还没有熟透,不着急,不着急”,数天过后,一场暴风雨,他家的麦子全都被吹倒烂在地里,没有吃的,最后活活被饿死,死后异常后悔,随化作一只布谷鸟,每到芒种,便声声提醒人们,早点动身收割,千万别赴自己的后尘。小时候是想不明白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只知道一定要勤快、肯吃苦,要不就得饿死。
那阵除过寒暑假,是有芒假的,一般十五天左右,现在想来,这假其实不是给小孩放的,老师也是要回家收麦子的。现在很多小视频软件里有大量关于七八十年代北方收麦子的场景,但不完整,完整起来就不能叫小视频,还是有必要赘叙一下。
北方收麦子步骤有收割、运输、晾晒麦穗、碾麦、扬麦、晾晒小麦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不逢其时,不知其趣,不知其苦。那个年代的父辈,大多是历经“三年自然灾害”过来的,对粮食的珍惜和收获的喜悦,严严实实的包裹了夏收的整个阶段,生怕漏割一株麦穗、丢失或碾碎一颗麦粒,哪怕是走路,也都是低着头,四下寻望捡拾路边散落的麦穗,以增口粮,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饿怕了的朴素本能,绝不是吝啬或穷利。
夏收其实很累,只不过收获的糖分太甜,冲淡了过程的苦味,割麦子、碾麦子,最好的时段是日上中天、温度最高的时刻,省力且保质,但往往持续40多度的温度,一场夏收下来,几乎每个人都会晒掉上一层皮、“抹”上一脸黑、“长”满双手茧。割麦子最初用的是镰刀,男女老少齐出动,自家割自家的,割的过来了,邻里、亲戚就相互帮忙,出力最积极的,莫过于女婿军团们,同一个村子,那是豁了命的比拼呀,生怕被媳妇娘家乡党笑话,那个年代,强壮还是男人摆在首位的品质。再后来,随着人类使用创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升,衍生了钐子,催生了麦客,看过《白鹿原》的一定不会陌生,90年代后期,则完全实现了联合机收割机械化。
老家的麦子特别不好运输,三分之二的地不在河道里就在半山坡,路,多数恰好是一架子车宽,最多余不过半尺,来去肯定有一程是上坡道,最陡的,甚至超过60度角,曲里拐弯的,也没有几处直道。庄稼人彼此相熟,方方面面的比较很是正常,哪个方面都能选出“能人”,特别是劳动技巧方面,装麦子也算一项。谁装的高、装的规整、路上还能不掉麦子,谁就是“能人”,有的农户甚至能把麦子装成一车高雅的“建筑艺术品”。运输过程是真正考验力量和驾驭技术的,曲曲拐拐、坑坑洼洼的土路,翻车的事儿是屡见不鲜,但也无防大碍,黄土地对庄稼人是充满感情的,软绵绵的也摔不出个什么伤来,倒是镰刀,经常会让壮汉们手臂上包上一层纱布,成为炫耀的资本。
晾晒麦穗的工具是一把三齿叉,从地里收割的麦子,运回至各家的“场里”,场,场的用处主要有两个,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碾麦子、晒麦子和堆放麦秆,其余时间大多是闲置的,此后详细再叙。带杆的麦穗平铺在场里,用三齿叉挑着立起来,在正午的烈日下进行暴晒,便于更好的脱粒。接下来是碾麦子,那阵用来碾麦子的手扶机,现在也已列入“老爷车”系列,很少能够看到。车尾拖着一个或用青石打磨或用水泥灌注的圆柱形辘轳,转着圈在铺满麦子的场里碾压,间或重复挑立麦秆,一般四五个轮回下来,也便碾完了麦子。挑走麦秆,剩下的麦壳和麦仁混杂着堆放到一起,待到风起,开始扬麦。
扬麦也是一项技术活,小孩再好奇,再逞能,几乎很难掺和进去。扬麦子也有专用工具,且得具备专业的“技能”,一把木锨、一把新竹扫帚,一个人扬,一个人清扫浮在麦仁面上的麦壳,扬麦子的,需要掌握好风向、扬起的高度、木锨的倾斜度,扫麦壳的,需要掌握好扫除的力度、方向、跟上扬麦人的节奏,差之一分一毫,都会降低扬麦的效率,在劳动方面,谁也不愿意被乡邻们说个不行。
晾晒小麦一般简单,这个任务,都是交给家里小孩们完成的,脱壳的麦子平摊在场里,隔个一两个小时,用五齿的、六齿的、九齿的耙子搅翻一次,关于晒麦子的耙子,到底该是几齿,大抵是没有讲究的,各家随自己木料具体而定了。
整个夏收,算是庄户人家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段了,民以食为天,不管丰收了、欠收了,只要不是遭遇灾年,心里总是乐呵的,就像炎炎日头一样,持续了一夏的喜悦和满足。